【幾秒畫面傳遍全世界】 1984年9月30日晚上9點多鐘,北京大學一間學生宿舍里,幾個生物系81級學生議論著:明天就要游行,用什么能充分表達出自己對黨和祖國的感情呢?第二天,新中國成立35周年慶典上,在天安門城樓前的游行隊伍中,北大學子突然展出了一條橫幅:“小平您好”。畫面只持續了幾秒,但很快傳遍全世界。…[詳細][評論] 【條幅以示對小平敬意】 雖然都沒見過鄧小平,但是我們那一批人在鄧小平倡導的撥亂反正、改革開放、恢復高考等政策下,是受益者。當時我們覺得應該對國家對領袖表達一下我們的心情。商量來商量去,就想出了“鄧小平同志您好”,后來干脆鄧字也不要了。…[詳細][評論]
【床單訂不下省去“同志”兩字】 用一個同學的床單做襯,訂字的時候發現訂不下了。當時大家心里也犯嘀咕,這樣合適嗎?畢竟全中國之前沒這樣稱呼領導人的,一下子蹦出“小平同志”,步子已經邁得夠大了,再把“同志”省去直呼“小平”,會不會被當成不敬,甚至反革命啊。 …[詳細][評論] 【白大褂做掩飾把橫幅帶進游行隊伍】 我和另外一個同學負責把它帶進隊伍,穿著實驗室白大褂做掩飾,用三根拖把桿把床單卷起來,筆直地夾在胳肢窩藏起來,腿也打不了彎,走一段就很累,旁邊還有兩個高個作掩護。步行經過王府井,到達東長安街,把橫幅交給了一個一米八多的大個子來執桿。當走到天安門金水橋東華表時,常生、李禹、于宏實等同學一下子打開橫幅,隊伍歡騰起來。這個時候,我們的帶隊老師喊:“快跑,快跑!”…[詳細][評論]
【人物簡介】
郭建崴,山西大同人。北京大學生物系81級學生,參與制作“小平您好”條幅,目前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化石》雜志主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