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全球的能源結構調整是各國的共識,新能源成為全世界共同的聲音,中國新能源產業也在蓬勃發展。然而在發展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問題,而未來新能源產業在一致看好的情況下又會走向何方?[評論]
中國新能源產業技術存在瓶頸 面臨三重風險
- 當前與新能源領域“制造環節過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新能源領域的基礎性研發、終端應用環節的投入與政策安排明顯滯后,許多專家認為,這種“兩頭冷、中間熱”的不協調現象,將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埋下隱患。 [詳細]
世界新能源產業欣欣向榮 美日歐各顯神通
- 全球的能源結構調整是各國的共識,新能源成為全世界共同的聲音。那么,目前全球的新能源產業狀況究竟如何,其他國家在發展新能源方面又有何經驗借鑒呢? [詳細]
- [全球] 新能源市場加速崛起
- 國際原油價格飆升無疑給投資新能源提供了難得的發展良機,各個國家正在制定相應的政策法律支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不少國際機構認為,預計未來的3~5年, 綠色能源產業每年將有20%的持續增長力。 [詳細]
- [美國] 欲以新能源擔綱重振經濟
- 從形勢的需求和奧巴馬的施政理念看,除了短期內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以創造更多就業外,從長期來看,發展新能源將很可能是美國經濟的一個新增長點。[詳細]
- [日本]立法推動政府經援 推廣新能源不遺余力
- 縱觀日本的新能源路線圖,可以概括為立法先行,把新能源開發置于國家安全的高度;政府主導產學研結合進行新能源技術開發研究;政策金融支援,推動新能源技術開發和推廣普及等幾個方面。 [詳細]
- [歐洲]新能源十年回顧 風投年均回報率高達55%
-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分析,今年以來,隨著中央擴內需、保增長、抑下滑一系列政策的效應逐步顯現,消費品工業增速下滑趨勢得到扭轉,經濟運行企穩向好趨勢逐漸明朗。[詳細]
中國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 有產能過剩隱憂
- 2009年上半年,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目標,中國政府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先后審議通過了十大重點產業振興規劃,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區域振興計劃。 [詳細]
- [政策]新能源振興規劃草案初定
- 根據新能源振興規劃草案,202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光伏及核電運行的總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1.5億千瓦、2000萬千瓦和8000萬千瓦。這與2007年分別頒布的可再生能源、核電兩個中長期發展規劃相比,分別為原先規劃的5倍、11倍和2倍。 [詳細]
- [現狀]多晶硅產能嚴重過剩 地方政府成主要推手
-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月1日日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時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宏觀經濟政策方向不會改變。[詳細]
- [隱憂]中國新能源產業將面臨“高開低走”風險
- 近年來,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形勢緊迫,新能源領域的風電與太陽能光伏產業被視作可能拉動下一輪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也正因為如此,各地方的新能源相關投資快速擴張,一定程度上開始出現一些無序狀態。 [詳細]
新能源產業前景無限 將積極推動正確引導
- 即將頒布的“新能源產業振興計劃”明確了中國的新能源產業道路,新能源前景為專家們一致看好。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政策將會是積極推動與正確引導并行。[詳細]
- [政策]發改委:新能源汽車技術門檻高 不能一哄而上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行業協調司司長陳斌5日指出,目前國內正在出現新能源汽車熱,其中不少企業根本就不具備研發能力,也不掌握核心技術。一些地方借上新能源汽車項目,謀求取得汽車生產資質。這既不符合國家政策導向,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詳細]
- [政策]工信部頒推薦車型目錄 明確新能源發展路線
-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信部)出臺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簡稱《新能源推薦目錄》),該目錄將推動新能源補貼政策具體實施,并對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路線實施引導。 [詳細]
- [實例]巴菲特投資比亞迪 一年狂賺500%
- 去年9月,巴菲特斥資18億港元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了2.25億股比亞迪股份,占比亞迪股份約10%股權。中美能源一直都希望能增持比亞迪,主要是因為它看好公司在新能源上的發展前景。[詳細]
- [聲音]萬鋼:支持新能源汽車 電動汽車為轉型方向
- 萬鋼在2009中國汽車產業國際論壇發言時表示:“我們將繼續加大投入,大力支持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的研究、開發和市場應用。”[詳細]
- 網友調查
- 專家聲音

- 機構視點

- 小知識
- 新能源:
-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
- 新能源分類:
- 太陽能,包括太陽能光伏,太陽熱能和太陽光合能;核能 ;海洋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氫能、海洋滲透能等。未來可能還會出現波能、可燃冰、煤層氣、微生物能等新新能源。
- 新能源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 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目前,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以及水力發電、地熱能等的利用技術已經得到了應用。
- 國際能源署(IEA)對2000~2030年國際電力的需求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年平均增長速度將最快。IEA的研究認為,在未來30年內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比其他任何燃料的發電都要增長得快,年增長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間其總發電量將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將提供世界總電力的4.4%,其中生物質能將占其中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