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銀行暴利之下,正是利率市場化突破之時!國內當前無視銀行業潛在風險的做法將在以后遇到麻煩。在重大歷史選擇關口,中國銀行業的監管者應該增加的,是歷史感和責任感。[微博熱議]
周小川:正制定利率市場化十二五綱要
周小川強調,2010年,農業銀行、光大銀行上市后,商業銀行財務重組和股份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這為推進下一輪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礎。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還要大力加強對客戶的宣傳教育、建立健全自律性競爭秩序。[詳細]銀行暴利引質疑 專家呼推利率市場化
要改變銀行業的暴利現狀,一方面應打破國有商業銀行及大型銀行的壟斷局面,降低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另一方面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但在目前利率市場化改革難以一蹴而就的情形下,銀行業可考慮適度縮減銀行利差以平衡各方利益。[詳細]時機之辯
-
吳曉靈:國有行需要盈利 利率市場化還不是時候
醫療改革的大方向,應該是抑制公立醫院的逐利沖動,讓其回歸公益屬性,以此切實減輕患者負擔。要達此目的,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別無他途。醫療是基本公共服務之一,享受基本醫療服務是公民的正當權利。[詳細]
-
李揚:大約三到五年利率市場化可以基本實現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日前表示,利率市場化的時機已成熟。中國實現利率市場化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下一步應促進商業銀行主導的資本市場發展,具體路徑是存款理財化和貸款證券化。[詳細]
-
譚雅玲:應認真思考利率市場化問題
我感覺是跟我們經濟發展過度擴張和企業發展的過度擴張有很大的關系,光靠資金投入進去能夠解決問題嗎?而利率市場化大概已經喊了有十年了,沒有根本性的改革。我個人感覺利率市場化作為綜合性、戰略性的制度問題需要中國很好思考。[詳細]
各方解讀
盛松成:利率市場化是融資調控前提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表示,社會融資規模具備了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最基本要求,社會融資總量的調控要以利率市場化為前提,"只有實現利率市場化才能真正有效的調節社會融資規模。[詳細]
-
李曉鵬:無需談利率市場化就變色
以全球最著名的三家銀行花旗、匯豐、美國銀行為例,對比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說,美國等國家很早就推行利率市場化,但2011年三家中資銀行的利差是2.59,而三家外資銀行利差是2.80,因此不要談利率市場化就變色。[詳細]
彭文生:印度利率市場化啟示
印度央行宣布,允許商業銀行自行設定儲蓄存款利率,這標志著印度走完了利率市場化道路的最后一步。許多國家的利率市場化都遵循了"放開銀行同業拆借和國債利率放開貸款利率放開存款利率"的步驟。[詳細]
孫兆東:金融改革核心含利率市場化
中國已經實現了銀行間市場利率、債券市場利率以及外幣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化,并在2004年擴大了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利率的浮動區間,但對貸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仍實行較為嚴格的管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