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因與歐盟談判引發國內大規模抗議,政局發生巨變,克里米亞宣布加入俄羅斯,外部各方勢力紛紛介入。【評論】
中方呼吁烏克蘭有關各方在法律和秩序框架下,通過對話談判和平解決有關問題,切實維護烏克蘭各族人民的合法權益,盡早恢復社會正常秩序,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詳細]
克里米亞公投舉行前,美國表示將讓俄羅斯付出代價。根據奧巴馬3月初簽署的行政命令,美國或對俄羅斯當事官員發動金融和經濟制裁,并停發制裁對象的美國簽證。[詳細]
俄羅斯總統普京普京稱公投完全符合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俄將尊重克里米亞居民的選擇,并對烏克蘭東部及東南部緊張局勢表示關注。[詳細]
法國不會承認克里米亞將于16日舉行的“假全民公決”。希望看到局勢緩和,并且成立一個接觸小組,在維護烏克蘭領土完整的前提下找到解決危機的方法。[詳細]
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埃利亞松呼吁各有關方面進行對話,并表示聯合國愿為促成對話發揮作用,找到一個有益于烏克蘭人民及地區、確保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解決方案。[詳細]
代行烏克蘭總統職責的烏最高拉達(議會)議長圖爾奇諾夫17日對克里米亞公投結果回應說,烏克蘭將永遠不會認可克里米亞公投,且絕不會向克里米亞領土變動作出妥協。[詳細]
歐盟當地時間17日將對俄羅斯官員采取制裁行動,雙方在烏克蘭危機上的對抗升溫,制裁初步名單有120-130人,包括俄羅斯軍界和政界要員。[詳細]
日本政府不承認把克里米亞地區從烏克蘭分離出去的公投結果,并呼吁俄羅斯不要兼并該地區。日本將對制裁俄羅斯作出回應,同七國集團步調一致。[詳細]
□ 總統和反對派的權力之爭無法調和 烏當局以為,只要把總理之位讓給反對派,反對派就會作罷。但反對派要的不是總理之位,而是真正的權力。恢復2004年憲法,意味著總統權力被削弱,這也導致總統亞努科維奇立場轉硬。[詳細]
□ 顏色革命破壞憲政導致社會動蕩 “顏色革命”很像是條不歸路,它打破了國家依法解決重大分歧的根本性憲法原則,開創了在選舉時代繞過憲法強行奪取政權的新政治模式。從此,烏克蘭掉入深層動蕩,只有間歇,沒有結束。[詳細]
□ 西方國家干涉讓反對派有恃無恐 某種程度上講,亞努科維奇的強硬更像是無奈之舉。他曾希望以讓步緩和局勢,但反對派在西方的支持下胃口大開,意圖奪取政權,而這越過了政府的底線。[詳細]
□ 親歐還是挺俄撕裂烏克蘭民眾 當退到無路可走的時候,便出現刀光劍影,槍聲大作。國民被推向激進的兩派,一派要靠近俄羅斯,另一派則要回到歐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