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章認為,今天的形勢正在倒退。
美國為了實現自己所認為的“公平貿易”,與幾個不同的經濟體發生了貿易爭端。它與中國的沖突是迄今為止最激烈的,并導致了一系列額外的關稅。一些人認為,在這一場爭端中,由于美國是買家,中國是賣家,中國最終將輸掉貿易戰。但事實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 |
1、利潤受損
在一些行業,企業不愿或無法將成本轉嫁給客戶,這意味著該公司的利潤減少。對上市公司來說,這當然會影響收益,因此也會影響股價。
以美國的鋁關稅為例。乍一看,人們會以為美國鋁業公司會從該國對外國鋁生產商加征的關稅中獲益,但事實并非如此。實際上,美國鋁業公司所投入的成本一直在上升,因為它采用了大量來自加拿大的原鋁來冶煉自己的鋁產品。美國鋁業公司首席執行官曾指出,美國加征的關稅只不過是在“刺激、重啟美國老舊、低效的產能”,這不僅損害了企業的盈利能力,而且扭曲了市場,使其效率降低。
2、物價上漲
一家公司可能會把關稅成本轉嫁給其客戶(就像蘋果公司建議的那樣),如此一來,消費者需要為同樣的產品支付更多的錢。這意味著,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花在其他商品或服務上的錢就會減少。
3、需求下降
一家公司可以將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但客戶的需求也會隨之下降,因為消費者的購買力減弱了。這樣的“需求下降”在一個行業中已經出現了先兆,即在2018年初最先遭遇關稅壁壘的行業:洗衣機。同樣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其他商品上,包括汽車等大件商品。
文章稱,關稅還有其他負面影響。它們增加了政策的不確定性,從而削弱了企業的信心。關稅還可能導致效率低下并且使生產率下降。
文章認為,美國所謂的對中國“市場準入和知識產權問題”的擔憂應該通過與世界貿易組織的合作來協商解決,而不是強制加征關稅。征收關稅只會招致中國的回擊。在這場貿易爭端中,除了關稅之外,中國還有大量的工具可以用來對付美國。好消息是,兩國已同意在貿易戰中暫時停火。
![]() |
文章指出,鑒于雙方將進行一場長期博弈,而特朗普總統的連任競選只剩下不到兩年的時間,現在的情況令人擔憂。
一旦美國經濟遭受到足夠大的破壞,美國最終很可能會投降。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