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保險正在更加細分、垂直化。
移動互聯網日益碎片化的背景下,巨頭紛紛試水普惠類保險,以適應更多的場景。
1月8日,平安產險在“1.08財神節”上,正式上線了首款普惠性保險產品“平安暖寶保”。該產品目的是解決重大公共場所安全事件,以及公共交通工具意外事故導致的社會熱點問題。其不受年齡和性別限制,0-100歲均可參保,產品保費最高不超過20元,即可獲得最高100萬元的保險保障。保障范圍包括:境內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期間因意外事故而導致的身故傷殘,和境內公共場所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導致的意外身故傷殘。
據了解,平安產險該產品的銷售渠道主要放在線上。與此同時,平安集團旗下口袋銀行APP、金管家APP、 好車主APP和陸金所APP等平臺共同上線的財神節活動,都成為用戶購買產品的主要入口。值得注意的是,其還首次嘗試了社交營銷玩法,將產品購買包裝為一個贈送心意的動作,可以在微信中產生更多的流量。
中國平安(601318,股吧)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平安集團個人客戶數1.82億,同比增長18.7%。整個集團在互聯網的用戶量超5億,前三季度新增客戶中,有34.8%是來自集團五大生態圈的互聯網用戶。
生態體系的內部循環,已經成為巨頭們進軍保險市場的重要戰略。BAT、新浪、蘇寧已經入股了12家擁有保險相關牌照的公司。其中,螞蟻金服手持3張保險牌照,涵蓋財險、壽險領域。而騰訊則入股了眾安在線與和泰人壽。
來自互聯網企業的競爭,并非是一件壞事;ヂ摼W企業進入保險市場,在良性競爭中,保險公司也在學習互聯網公司的做法,不斷以科技賦能,積極進行渠道轉型。另一方面,保險公司自身也在以保險產品本身的革新,推出更多普惠性質的嘗試,設計一些垂直的細分領域保險產品。
平安產險“暖寶!表椖控撠熑撕徘缭诮邮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 “平安暖寶保”這款輕量級的線上保險產品,是一次聚焦普惠價值的全新嘗試,覆蓋全年齡段、高保障,對準重大公共場所意外社會風險問題,而且將盈余作為客戶的續保優惠。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曾明確提出,要“拓展保險市場的風險保障功能”。保險作為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具有保險保障、社會管理和資金融通的功能。胡放晴也表示,普惠性質的產品本身所反映的是保險本質,其產品設計是為了適應更多場景,以滿足不同的客戶群體。
無論是傳統保險公司,還是新興的互聯網保險公司,這種更高層次、更廣范圍的升級創新,或將成為行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