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你加薪10%,你會幸福多少?
雖然財富是衡量幸福感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有研究發現,隨著收入的增加,金錢在對居民整體幸福感的重要性卻降低了。
近日,知名財經網(博客,微博)站Visual Capitalist引用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發布的《2018年世界幸福報告》的數據,列出了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25國家。
相關研究指出,當一個人的收入越多時,錢可以給他的幸福就越少,而其他因素變得更加重要。
2018年全球幸福指數出爐
在這份榜單中,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前10名都是發達市場國家,芬蘭傲居第一,挪威、丹麥、冰島、瑞士分列第2~5名。第6~10名分別為荷蘭、加拿大、新西蘭、瑞典和澳大利亞。不過,美國卻未排進前10,排名第18名,英國還落后美國一名。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微信號:nbdnews)記者還注意到,雖然平均收入和預期壽命在衡量幸福水平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GallupWorldPoll,GWP)更加關注其他主觀的變量。
比如,關于社會支持這一變量,研究人員詢問受訪者:如果你遇到麻煩了,你有親戚朋友是否會在你需要時伸出援手?
關于慷慨度,他們詢問受訪者:你在過去一個月中,有向慈善機構捐過錢嗎?
過去10年中國人幸福感快速提升
這份報告也展示了哪些國家取得的進展最為顯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在“進步榜”排名靠前的國家和地區中鮮有大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躋身“進步最大”第20名。這說明在過去10年時間里,中國人變得更加幸福。
有分析指出,2005年以來,隨著經濟增長和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失業人數逐漸減少,同時,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完善成熟,養老、醫保制度覆蓋率也大大提升,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出現了明顯提升。
如果把調查人群進行細分,可以發現在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和低收入群體中,幸福指數變化更加明顯,這充分反映了二三十年來中國經濟改革帶來的進步。也說明了加強就業和加強社會保障,對于民眾主觀幸福感受的巨大作用。
通常來說,幸福是個主觀的感覺。要問一個人“幸福是什么”,他可能會回答,“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
那么,形形色色的幸福背后,是否隱藏了某種共同的源代碼?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是否會遇到同樣的困難和挑戰?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就注意到,雖然芬蘭此次排名第一,但芬蘭這個高福利的北歐國家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排名第一的芬蘭也有難題
雖然芬蘭被評為2018年全球最幸福的國家,但芬蘭的人口老齡化速度比大多數國家都要快,這也給芬蘭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要讓更多的人找到工作,還要支付退休金。
上個月公布的一份芬蘭公務員報告顯示,政府需要在2023年之前將適齡工作人口的就業率提高到75%,之后再提高到80%。
彭博社報道稱,目前芬蘭的適齡工作人口就業率為72%,達到了芬蘭現任總理朱哈·西皮拉2015年設定的目標。在當時,這一目標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那一年,芬蘭適齡勞動人口中只有68%找到了工作,且芬蘭正艱難地走出為期三年的經濟衰退,那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芬蘭經歷的第二次經濟衰退,芬蘭人的情緒都很糟糕。
Nordea Bank Abp首席經濟學家AkiKangasharju在接受芬蘭廣播公司采訪時曾表示:“北歐的福利模式使我們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但這種模式的資金來源依賴于更高的就業水平!狈姨m需要的是“每個能工作的人都有一份工作”。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