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年伊始,市場便頓起波瀾。在大起大落中,“聰明資金”即北向資金的表現卻不尋常開始加速涌進市場,近3個月的北向資金累計流入是之前3個月累計流入的兩倍有余。
近3個月累計流入是之前3個月兩倍
數據顯示,自2014年11月17日滬深港股通開通以來(數據截至上周五收盤,下同),北向資金累計流入6854.47億元,其中近6個月和近3個月的北向資金累計流入為1592.82億元和1102.68億元,分別占北向資金累計流入的23.24%和16.09%。對比兩段時間的累計流入可以發現,近3個月的北向資金累計流入是之前3個月累計流入的兩倍有余。也就是說,近3個月內北向資金開始加速進場,并為A股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活水”。
北向資金不僅在金額數量上成倍增長,在持股規模上也有不小幅度的擴張。以滬股通為例,2018年10月25日北向資金共持有812只個股,系統持股數量合計271.30億股。至2019年1月25日時,北向資金共持有845只個股,系統持股數量合計約331.24億股,三個月持股數量增長逾22.10%。
兩年重倉股未變,海天味業(603288)、中國國旅(601888)后來居上
從北向資金“喜好”來看,記者發現,北向資金合計持有A股3579只股票中的1974只,但這1974只個股獲得的資金量十分“不平衡”。以滬股通為例(見附表),持股市值達1億元以上的個股有250只,占滬股通總持股數的比為29.59%;持股市值達10億元以上的個股有66只,占比7.81%;持股市值達100億元以上的個股有10只,占比1.18%。最后這10只個股均為各個行業的龍頭股,如白酒行業的貴州茅臺(600519)、保險行業的中國平安(601318)、醫藥行業的恒瑞醫藥(600276)等。再加上深股通中持股市值100億元以上的5只個股,合計持股市值約達3731.05億元。也就是說,北向資金持有這15只個股的總市值占累計流入的54.43%。與此同時,隨著年報預披露進入密集區,這15只個股中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的個股均表現為預增。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3月17日至今(滬深港股通持股的數據是從2017年3月17日開始披露),這15只北向資金重倉股的股價均有不錯的漲幅。數據顯示,漲幅超過100%有2只,分別是海天味業(139.41%)、中國國旅(133.57%),漲幅最小的是洋河股份(002304),但也有20.51%的收益。不僅如此,Wind數據顯示,在2017年3月17日時這15只個股中有13只赫然在北向資金的重倉之列,那時的中國國旅和海天味業也分別排在第14位和第15位。
時過境遷,隨著北向資金不斷地流入,其持有的個股普遍獲得了一定的增持,同時個股持股市值的改變也足可見其“喜好”。如附表所示,將2017年3月17日北向資金重倉的個股與現金對比可以發現,此時的海天味業和中國國旅已將方正證券(601901)和青島海爾(600690)擠出了前十。當然,這出去的2只個股并沒有遭到大幅減持,只是相對于持股市值前十的個股增持略少而已。
(本文已刊發于2019年2月2日出版的《紅周刊(博客,微博)》)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紅刊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