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天風證券研報,作者為天風宏觀宋雪濤。原標題為《2100份春節返鄉問卷感知中國經濟冷暖》。
2019年春節我們共收到2100份返鄉調查問卷,通過匯總分析2100個微觀個體的選擇,我們嘗試從中感知中國經濟的冷暖。
一、整體生育意愿
放開生育也不想多生。如果放開生育,85%的受訪者有生育意愿,愿意生1個、2個、3個、4個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33.9%、43.3%、4.4%、2.3%。一二線城市受訪者不愿意生的比例最高,三四線城市受訪者愿意生2個的比例超過一半。按照樣本估計的意愿總和生育率為1.43-1.50,和2017年聯合國人口署報告估算的中國實際總和生育較為接近(2016年=1.62),反映了全社會生育意愿低的現實情況。目前計劃生育政策已經放開全面二胎,考慮到即使完全放開生育,意愿生育率也不到1.5,意味著現在放開計劃生育已經起不到逆轉生育率下降的作用,需要出臺鼓勵生育政策才有可能提高生育率。
圖1:如果放開計劃生育,你愿意生幾個孩子?
時間精力投入、教育成本和高房價是影響生育意愿的三大主因。一定程度反應出低生育率是更加追求質量而非數量,在教育小孩上大量時間和金錢的付出會抑制人們養育更多小孩的需求。
圖2:最影響你生育意愿的原因
二、宏觀經濟感受
一線城市受訪者對宏觀經濟冷暖的感受更強烈。比如,一線城市受訪者中有56%認為“就業情況很差”,43%認為“過去一年所在企業的盈利狀況變壞”,42%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對自己工作和收入的未來影響很大”,比例都明顯高于非一線城市受訪者。過去一年,裁員降薪較為頻發的互聯網、金融等行業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市場規模、開放程度、信息傳播速度使得受訪者對宏觀環境和個人命運的變化更加敏感。三、總體消費體征
物質生活滿足后,衣食住行不再是消費者的主要追求。整體而言,消費者的收入越高,對品牌的追求下降,對品質體驗設計的追求上升,且更傾向于在健身健康和娛樂休閑上增加花銷,這些代表了中產階級消費升級的方向。
圖3:不同收入受訪者過去一年的消費習慣調查圖4:不同收入受訪者,收入增加后考慮首先增加支出的消費品種類
各年齡段消費群體的畫像迥異:20歲以下的青年消費群體更追求品質體驗設計,消費傾向于文娛休閑;20-35歲的年輕消費群體更追求性價比,對文化教育投入較大,對健身健康和汽車家居的關注明顯提升;35-55歲的中年消費群體特征相對穩定,追求性價比的同時,更傾向于文化教育和健身健康,對娛樂休閑和時尚美妝的需求逐漸下降;55歲以上的中老年消費群體明顯傾向于健身健康。
圖5:不同年齡受訪者,過去一年的消費習慣變化圖6:不同年齡受訪者,收入增加后考慮首先增加支出的消費種類
六成受訪者表示有購房需求。一線城市仍然有很強的剛性和改善性需求,首套房剛需占三成,改善性需求也占近三成;二三四線城市以改善性需求為主,五線城市及以下(縣城農村)伴隨城鎮化進程的推進,仍然有很強的首套剛需。綜上來看,一線城市房價的基本面支撐較強,二三四線房價逐漸進入存量博弈,五線城市房價與城鎮化進程密切相關。
圖7:你會考慮買房嗎?
居民杠桿擠出消費的情況明顯。整體來看,家庭杠桿越高(房貸收入比),消費更追求性價比,預支未來收入進行消費的行為更普遍,購買商品的價格更傾向選便宜,全年不旅游的可能性也更高。
風險提示
調查問卷采樣時間影響問卷結果,不代表全年情況;樣本代表性有限,不代表全社會情況;微觀調查結果存在主觀性,不構成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