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印度對華出口將達“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 原因是——
參考消息網2月19日報道 外媒稱,美中之間的貿易爭端為印度打開了一扇機會之窗,令其對華出口額上升,并導致印度對中國這個最大貿易伙伴的巨額貿易逆差下降。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2月18日報道,印度商務部上周發布的一份聲明指出,在2018至2019財年,印度對華商品出口“將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
報道稱,去年4月至12月,印度對華出口額達127億美元,接近上一財年133.3億美元的總額。印度本財年將于3月結束。此前的峰值是2013至2014財年的148.2億美元。
印度從中國的進口額在2017至2018財年達到763.8億美元,令該國的商品貿易逆差達到630.5億美元。但在本財年去年4月至12月期間,進口額為539億美元,貿易逆差為400多億美元。
印度商務部稱,出口增加是印度努力發現美國因關稅上調而在中國失去競爭力的特定領域的結果。印度出口增長主要來自海產品、有機化合物、塑料、石油產品、葡萄和大米。
據報道,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印度將成為美中貿易爭端的最大獲益者之一。報告預測,印度出口將增加110億美元,約占該國出口總額的3.5%。
印度出口商聯合會總干事兼首席執行官阿賈伊·薩海博士說:“貿易爭端肯定會給印度帶來更大的中國市場準入,但是想要長期維持這種局面,印度企業必須把重點放在提高產品質量和定價策略上。”
薩海在接受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記者采訪時說,對華出口增長不僅是因為貿易紛爭,也是因為中國經濟轉型,一旦與貿易相關的緊張局勢降溫,印度出口商必須更多地利用這個機會。
他說:“中國正在拋棄需要大量人力資源的初級產業。退出這些領域也是為了大力發展高端技術和知識產業,如人工智能。”
報道稱,這為印度對華出口開辟了機會,尤其是在農業領域,印度政府渴望能夠進一步挺進這一領域。印度和中國正在就今年的糖和大米進口配額展開討論。印度還希望能夠達成向中國出口豆粕和石榴的協議。
薩海說:“我認為,即使在貿易爭端結束后,中國也不會設置非關稅壁壘,因為其國內不存在限制進口的擔憂。但印度能否填補這一空白還需拭目以待。”
據報道,印度政府還一直鼓勵出口商瞄準美國市場,發掘中國產品因關稅提高而失去在美市場份額的領域。印度對美商品出口額有所增長。去年前11個月,這一數字達到504.5億美元,超過2017年全年的486億美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