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悉的文字+URL鏈接的詐騙短信也對內容進行了更換,誘使當事人關注其微信公眾號等,獲取當事人的更多信息后再實施詐騙成為最新的詐騙手段。
攔截惡意程序434.2萬個、釣魚網站攻擊369.3億次、騷擾電話449.3億次、垃圾短信84億條……
日前,360安全大腦、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發布的《2018年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披露了這組“天文數字”。據悉,報告主要從惡意程序、釣魚網站、騷擾電話、垃圾短信及網絡詐騙五大緯度著手,全景展現了2018年全年的移動端安全狀況,并提出應對措施。
詐騙場景社交化公眾號成“導流”跳板
報告顯示,在金融理財類詐騙中,近幾年大熱的網貸平臺已經成為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的常見手段之一,犯罪分子多利用虛假“貸款APP”吸引用戶,以“貸款包裝費”、“征信不足”與“銀行交易流水不足”為由,引導用戶進行轉賬實施詐騙。
而隨著社交媒體的快速普及,在短信詐騙出現明顯降溫的同時,利用社交媒體實施詐騙情況逐漸增多,各類網游詐騙、網賺平臺詐騙、刷單兼職詐騙等形式都開始向社交媒體轉移。受此影響,大家熟悉的文字+URL鏈接的詐騙短信也對內容進行了更換,誘使當事人關注其微信公眾號等,獲取當事人的更多信息后再實施詐騙成為最新的詐騙手段。
除了新的詐騙手段和形式之外,不法分子還對資金流轉方式進行了“升級”。除了常見的網銀/第三方平臺轉賬、掃描二維碼支付訂單/轉賬之外,騙子們還學會了利用云閃付、免密支付等新手段打消用戶疑慮,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惡意程序:日均新增1.2萬個
報告顯示,自2015年起惡意程序新增樣本量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2018年較2017年下降了約42.7%,2018年全年共截獲移動端新增惡意程序樣本約434.2萬個,日均新增1.2萬個,其中3月份新增約50萬個占全年最高,9~12月新增量驟降。
通過360安全大腦對2018年全年新增惡意程序類型進行分析后得出,資費消耗類惡意程序仍居首位,占比高達63.2%;其次為隱私竊取類,占比為33.7%;惡意扣費、流氓行為及遠程控制類惡意程序占比較低。
從地域分布來看,惡意程序感染量最多的地區為廣東省,其次分別為北京、山東、河南和江蘇;而從城市分布來看,北京用戶感染量占比高達7.2%,比第二至第五名之和還要多。
釣魚網站:雙11期間激增
2018年全年360的PC端與移動端共攔截釣魚網站攻擊369.3億次,較去年下降9.2%。其中PC端攔截量約為340.5億次,占總攔截量的92.2%。360手機衛士共攔截各類釣魚網站攻擊約28.8億次,較2017年(28.8億次)攔截量持平。
從移動端釣魚網站攔截量月度分布數據來看,上半年攔截量走勢起伏不大,9~12月出現了大幅上漲,疑似因“雙十一”等電商促銷活動集中導致虛假購物網站激增。盡管如此,占比高達93.3%的賭博色情類網址依然是釣魚網站的主力,其次是境外彩票和詐騙類。
2018年,用戶通過360手機衛士標記各類騷擾號碼(包括360手機衛士自動檢出的響一聲電話)約1.21億個,比2017年(2.42億)下降了50%。而從攔截量上看,360手機衛士共識別和攔截各類騷擾電話約449.3億次,日均攔截約1.2億次。
據360安全大腦提供的攔截監測數據顯示,廣告推銷仍是騷擾電話的主要類型,占比高達54.7%,其次分別為騷擾電話、房產中介、疑似欺詐和保險理財,而曾令廣大手機用戶頭痛不已的“響一聲”騷擾電話占比已降至1%。
在垃圾短信方面,360手機衛士全年共攔截各類垃圾短信約84億條,較2017年(98.5億條)同比下降了14.7%,平均每天攔截垃圾短信約2301.4萬條。其中廣告推銷最多,占比為98.7%,詐騙短信占比0.8%,違法短信占比0.5%。
手機詐騙:00后成最大受害群體
2018年全年360手機先賠共接到舉報7716起,其中詐騙申請為3380起,涉案總金額1927.9萬元。其中惡意程序占比19.3%,其次分別是金融理財、虛假兼職、身份冒充和賭博博彩。
通過對當事人的性別和損失金額進行分析發現,男性用戶高處女性用戶一倍還多,但在人均損失方面,女性用戶要高于男性用戶。可見雖然女性用戶上當幾率要低于男性,可一旦相信騙子的詭計,其損失往往會更大。
而從年齡維度分析,00后的手機詐騙受害者占所有受害者總數的35.3%,其次是90后占比為31.7%,80后占比為20.2%,70后占比8.1%,60后占比為4.2%。00后已經超過90后成為手機詐騙的主要目標,這與00后年齡增長和從小接觸手機與移動互聯網有著密切的關系。
21世紀經濟報道 王峰(封面圖來源于攝圖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