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檳榔易上癮,可能致癌,圍繞著小小的檳榔果,市場規模有多驚人,爭議便有多大。3月8日,一份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下發的《關于停止廣告宣傳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并引發熱議。
![]() |
近年來,隨著檳榔行業發展壯大,各類檳榔品牌廣告開始出現在各類媒體平臺上。楊勛表示,廣告被全部禁止后,或給湖南檳榔行業銷售帶來重大打擊。
![]() |
“此文件的下發,主要目的是規范產業發展,加強行業自律。是否長期實施暫時還無法確定。”湖南檳榔食品協會會長楊勛表示,“這是行業發展中的問題,也是能規范產業發展,促進企業升級的正面影響。”
此外,記者還從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告處獲悉:“此次文件的行政指導意見是根據《廣告法》給出的。”
![]() |
其實關于檳榔致癌的爭論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但嚼檳榔與口腔癌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檳榔行業一直回避相關問題。在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官方網站甚至可以發現多篇宣傳檳榔藥用價值的文章。
![]() |
至于檳榔是否具有醫書中所提到的藥用價值,目前尚無權威的科學實驗驗證。反而早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下屬機構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在搜集了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7個國家和地區的上百篇檳榔研究報告后,經專家探討,認定檳榔為一級致癌物。2017年,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致癌物完整清單,檳榔果亦被列為一類致癌物。
![]() |
同年,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口腔頜面科在《中國牙科研究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湖南口腔癌患者數量的研究論文,對長沙當地五所醫院口腔癌患者進行統計,發現從2006年到2016年,十年間因檳榔導致的口腔癌患者所占比例從23.94%飆升至85.53%,人數則翻了將近20倍。
醫學從業人士普遍認為,檳榔里的化學物質經咀嚼后,形成亞硝基,這是明確致癌的化合物。同時由于檳榔較硬,咀嚼時易對口腔黏膜造成機械創傷,口腔粘膜經常處在一個破損的狀態,容易發炎,伴隨頻繁口腔潰瘍,而且在粘膜細胞增量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細胞壞死突變,成為癌細胞,演變成口腔癌。
![]() |
湖南省腫瘤醫院頭頸放療二科主任韓亞騫曾分析稱,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030年,由檳榔引發的相關口腔癌病例在湖南可能累計超過30萬。
![]() |
盡管早在16年前,檳榔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一級致癌物,但檳榔在中國的發展勢頭并沒有被扼制住。檳榔,這個生于海南,同時在湖南備受歡迎的“小果子”兩地開花。
近年來,湖南已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檳榔加工、消費基地,檳榔企業成為地方稅收的重要來源。工商數據顯示,全國一共有9441家從事生產加工或銷售檳榔的企業,其中湖南省有4058家,位居第一;海南省以3732家,位列第二。
據《湘潭日報》報道,2017年,湖南湘潭從事食用檳榔加工的規模企業30余家,年產量20余萬噸,就業人員近30萬人,年產值超過200億元。
2017年,湘潭縣政府出臺《關于支持檳榔產業發展的意見》指出,確保檳榔產業銷售收入三年實現300億元,五年實現500億元的目標。對此,該意見還稱要對年納稅500萬元以上企業,每推出一個新品種,給予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
在湖南本地,把檳榔歸為與煙酒齊名的快消品毫不夸張。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采訪發現,湘潭地區有著大大小小的檳榔廠家,客戶絡繹不絕。
一位湘潭檳榔廠家的銷售人員表示,其公司每天檳榔的出貨量是成噸計算的。有的客戶更是驅車十余個小時前來考察了解,不少前來考察的客戶直接就在其隨行車輛中裝滿貨品帶走。
上述銷售人員稱:
取得代理資格后,市場售價10元一包的檳榔拿貨只要3塊多一點,售價15元的拿貨只要5塊多,售價20元的拿貨只要6元一包,后期市場打開,利潤點非常高。
十幾年前,湖南檳榔基本為散裝或每包售價一兩元,經過多年發展,湖南檳榔行業品牌數量快速增長,同時也向著利潤更多的高端化演進。湖南某檳榔品牌的招商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樁不會賠本的買賣。”
當地檳榔企業的一位前員工表示,10元的檳榔現在已經沒人吃了,20元的和15元的在市場上最走俏,本地所有大小商店、超市、飯館、KTV、網咖,全部都有賣。
![]() |
吃了十多年檳榔的廖先生稱:“我吃檳榔只選適合自己的口味,一般不會跟著廣告走。”
市民王先生也表示:“檳榔公司停止了廣告宣傳,省下來的費用是否可以回饋到消費者身上來呢。比如檳榔降價,或者把每包檳榔的數量、質量再提高一點。”
對此,有專家建議,應將檳榔像香煙一樣管理,高課稅,限制購買人群,不能做廣告。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三湘都市報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