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劉尚希(圖中)
小微企業融資難如何紓困?金融風險如何化解?這些難題成為很多全國政協委員在2019年全國兩會上建言獻策的方向。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在政協經濟界別組駐地接受《國際金融報》等媒體記者采訪時,也就上述問題給出了解答。
“金融科技是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貴的一個重要途徑”
對小微企業來說,融資難融資貴是跨不去的坎。
在劉尚希看來,針對融資難的問題,金融改革的市場化程度要進一步提升。融資貴的問題與風險定價和信息不對稱有關,可以靠金融科技的發展去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現實中已有相關案例。“其實,為小微企業貸款并不像想象中那樣,風險大、收益低。現在通過調研發現,有些地方還是做得相當好”。
對小微企業的貸款規模不大,可能只有幾萬塊錢,對于這樣的貸款可以做到零人工干預,通過智能風控,可以將風險做到完全可控,風險低,效率高,對于金融機構來說也有盈利。“依靠金融科技發力,我覺得是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貴的一個重要途徑。”劉尚希說。
劉尚希進一步指出,過去的風險控制主要通過盡職調查、人工分析等,現在通過智能技術算法模型整合大量數據綜合判斷,比人工分析更靠譜。而金融科技是一種綜合性的創新,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依托互聯網解決原有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以往傳統方式的審查成本很高,貸款并不多,要得急,用傳統的方式很難實現。金融科技的發展解決了這些問題,問題是怎么進一步推廣。
“政策扶持中小微企發展,不能妨礙市場的優勝劣汰作用”
目前,為了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劉尚希看來,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本來就有脆弱性,尤其是在當前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更是面臨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但在進行政策扶持時,要從整體上來扶持,而不是要做到讓每一個企業都活得好。需要把握政策力度,不能妨礙市場的優勝劣汰作用。
“如果政府過多干預就是幫倒忙”
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劉尚希表示,金融風險主要是兩個層次:一是微觀風險,一是宏觀風險。對于政府來講,主要是要防范化解宏觀金融風險;微觀風險主要是市場主體金融機構自身的責任,如果微觀風險也要政府去處理,就可能造成過多干預,這樣實際上妨礙了金融機構自身積極創新化解風險的努力。“如果政府過多干預就是幫倒忙”。
“不同層面的金融風險要區分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監管部門在區分方面,從過去的微觀審慎到宏觀審慎也是一個難題,對政府監管部門也是一個考驗。”劉尚希說,應對微觀風險,應該交給市場,交給金融機構,交給市場主體去處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宏觀金融風險才是政府應當密切關注的。
“海總是有波浪的,只有巨浪滔天的時候才需要管。”在劉尚希看來,政府更多的是監測,只有到了關鍵的時候才要出手。如果頻繁出手,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可能帶來負面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