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徐邦。┙裉焐衔,中國田徑協會在2018年馬拉松年度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8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田管中心副主任田曉君從馬拉松場次、參賽人數、比賽成績等方面對2018中國馬拉松進行了分析。
馬拉松場次:同比增長43.46%
統計數據限定為路跑800人以上,越野賽及其他300人以上規模的相關賽事。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的場次分別為22場、33場、39場和51場,2015年以來,馬拉松及相關賽事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相比于2017年的1102場,2018年馬拉松場次為1581場,同比增長了43.46%。
賽事類型:半馬和迷你跑是增長主力
在2018年的1581場馬拉松賽事中,全程馬拉松的賽事數量由2017年的173場增加至2018年183場,半程馬拉松和迷你跑等賽事數量在2018年實現較快增長。其中迷你跑的賽事數量由2017年的123場增加至371場,漲幅達202%。
而在所有類型的賽事中,全程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的參賽規模最為龐大。2018年,中國共有583萬人參加馬拉松賽事,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的參賽規模分別為265.65萬、180.42萬。
地區分布:浙江180場賽事居首
賽事數量規模呈現出東西部沿海地區明顯多于西部地區的特點,在所有1581場賽事中,浙江省、江蘇省舉辦的賽事場次位居前兩位,分別為180場和146場,山東省在2018年舉辦了119場馬拉松賽事。
時間分布:4月最多2月最少
2018年全年,共有3個月的比賽場次超過200場,其中4月份的比賽場次最多,多達215場。2月份的比賽場次最少,全國范圍內只有9場比賽。
而在參賽人次方面,11月份的參賽人數最多,在11月份的171場比賽中,共有100.21萬人參加馬拉松賽事。
完賽趨勢:37.34萬人跑完全馬
2016年和2017年,中國馬拉松的完賽人次基本持平。其中,2016年全馬和半馬的完賽人次分別為24.31萬和45.32萬,2017年全馬和半馬的完賽人次分別為26.89萬和45.29萬。而在2018年,這兩項數據都有大幅提升,全馬的完賽人次為37.34萬人,半馬的完賽人次多達76.62萬。
性別比例:男性跑者超7成
在跑者的性別比例上,2018年男性跑者占73.1%,女性跑者占26.9%。其中,在全程馬拉松比賽中,男性跑者的比例更高,高達82.78%。
年齡特征:男子35-39歲跑者最多
2018年全程馬拉松比賽中,男子在35-39歲年齡段的跑者最多,占比為18.55%,女子在40-44歲年齡段最多,占比達到19.09%。
完賽分布:廣東跑者最多
2018年全國完成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的跑者常住地省份排名第一位的是廣東,占全國總比例的10.07%。
男子成績:“破三”的集中在25-34歲
男子馬拉松成績在3小時以內的年齡段以25-29歲和30-34歲年齡段跑者居多。成績在3小時-3個半小時之間的,以35-39歲年齡段的跑者居多。
報名費用:全馬平均130.05元
2018年全程馬拉松項目的報名費從80元至240元不等,其中報名費為120元的場次最多,多達50場。平均每場全馬的報名費為130.05元。
跑者消費:裝備消費低于報名參賽
基于2018年10月發起的“中國跑者大調查”項目,數據顯示,跑者年均消費占比最高的就是報名參賽費用,高達42%,裝備消費僅次于報名參賽費用,比例為41%。除此之外,日常訓練、知識付費的比例分別為16%和1%。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