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3日電 近年來,貴州圍繞公平共享抓落實,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通過“三變”改革,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市(居)民變股東”,用股權紐帶將各方利益聯結起來,優化重組城鄉政策、資產、生態、市場等資源要素,讓市(居)民積極參與到產業鏈發展和價值鏈分配上來,在城鄉“三變”改革中成為“股份市民”和城市發展的“股東”,充分享受城市發展紅利。
在六盤水農村“三變”的成功探索基礎上,貴陽市在全國率先實施城市“三變”,息烽縣、開陽縣、修文縣、清鎮市也開展了“三變”改革。廣東、浙江、山東、江蘇等地開展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和成渝城鄉統籌改革實踐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通過城鄉“三變”改革促進社會治理更加有效、更加文明,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福祉,進一步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截至目前,貴陽市共實施城鄉“三變”改革項目454個,吸引社會資本137.28億元;14.72萬人參與了城鄉“三變”改革(其中低收入困難群眾2.78萬人)。
關于推行城市“三變”改革,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省委副主委、中天金融集團董事長羅玉平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將城市“三變”提升為國家戰略,鼓勵各地大膽試點探索城鄉“三變”改革新模式。采取試點先行、由點到面,逐步推進,建立健全容錯糾偏機制,邊實踐、邊完善、邊推廣。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集體利益不受損害、市民利益不受損失“三條底線”的前提下,鼓勵各地大膽創新積極探索。
二是建立健全產權管理制度、股份合作制度等改革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產權管理制度,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加快推進“資源變資產”;建立資金整合機制,讓分散的資金聚起來,加快推進“資金變股金”;積極培育改革主體,發展多種經營形式,鼓勵和支持各類經營主體與集體經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參與“三變”改革。
三是牢牢守住不發生風險的底線,把握關鍵環節強化風險防控。建立健全資源確權、資產評價估值、市場準入、風險評估管控、股權監管、收益分配、股權退出等機制。通過自然風險保險和目標價格保險機制,規避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和資產風險;探索設立政府性風險補償保障金、經營主體風險保證金,發展特色產業保險,增強“三變”承接主體的抗風險能力;探索建立靈活多樣的股權收益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中新經緯APP)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