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 雙重標準”,正在全球遭遇越來越多的抵制。
當地時間3月13日,美國國務院發布《2018國別人權報告》,繼續對世界上190多個國家的人權狀況指手畫腳、抹黑污蔑,而對自身存在的嚴重人權問題卻置若罔聞、視而不見。
![]() |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報告序言中更是對美國在人權領域的“雙重標準”毫不避諱,引發激烈批評。
而這已經是短短一周內,美國第二次被世界各國網友“圍攻”。
蓬佩奧一句話,讓美國政府再次成為眾矢之的
美國的政策是,如果對美國利益有利,那么不論其人權狀況如何,美國都會與之保持接觸。”
是的,你沒有看錯。在美國國務院發布的這份道貌岸然的報告的“臉面”上,蓬佩奧就赤裸裸地講出了如此“政治不正確”的話。
美國彭博社認為,該言論之直白“
非比尋常”。
報道稱,美國歷屆政府都試圖在美國的價值觀和外交政策的利益之間尋求平衡,很少有官員會這么說話——尤其是在報告序言中。
![]() |
蓬佩奧此言一出,立即在全世界范圍內招致強烈批評。
法新社13日引述非政府組織“人權第一”的工作人員的話表示,該報告以及蓬佩奧的講話“凸顯了在涉及支持和保護人權時,特朗普政府的兩種標準、兩種措施”。
國際特赦組織也指出:“美國國務院對全球人權狀況的官方評估,與特朗普政府拒絕把它當成對外政策的重點,這兩者之間的巨大差距令人憤慨。”
實際上,這是一周之內美國政府第二次成為“眾矢之的”。
從本周一開始,在波及全球的波音737MAX8客機“停飛潮”中,美國的表現便引起了廣泛不滿。
法新社指出,中國第一個決定停飛相關機型,其他國家很快跟隨,而美國是最后一個。
“在這場危機中,當世界其他國家下達禁令時,波音公司——更泛泛來說,是美國——卻花了很長時間來捍衛波音737MAX系列機型。”報道說。
![]() |
尤其是,美聯社12日披露,波音737MAX8飛機的飛控問題早有先兆,此前至少有兩趟美國航班的飛行員就此做過報告。在這樣的情況下,波音公司卻繼續聲稱其飛機安全,無需停飛。
美國聯邦航空局也因力挺波音遭到質疑。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運輸部前督察長瑪麗·夏沃說,這一次,聯邦航空局“實在看起來很愚蠢”。
她指出,埃塞俄比亞已經決定將找到的飛機黑匣子送往法國而不是美國進行分析,“這不可能不削弱人們對美國航空監管和美國領導地位的信心。”
“ 現在我們知道美國的靈魂值多少錢了”
路透社稱,美國聯邦航空局遭到了美國國會議員和其他人士的猛烈批評,他們想知道為何這么長時間才決定停飛。
而這種“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也是美國網友的“怨念”所在:
![]() |
![]() |
有網友剛看到蓬佩奧的話時驚呼:“難以置信”。在他們看來,美國一直標榜自己是“人權衛士”,應該把人權放在很優先的位置,然而這份報告卻讓美國“人設崩塌”。
![]() |
![]() |
![]() |
不過美國《大西洋(600558)月刊》網站當時援引人權專家的觀點稱:“
美國此舉最陰險的意圖是為了防止自身受到侵犯人權的指控。”
外交部:“奉勸美方先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人權事務和波音停飛,看上去似乎毫無關聯,但美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卻是相似的,而這些行為的根源正如外媒共同指出的那樣,無非是“
利益”二字。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4日披露,波音公司與華盛頓政治圈有緊密聯系,去年在華盛頓的政治游說花費超過1500萬美元。
路透社也指出,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丹尼斯·米倫伯格曾親自打電話給總統特朗普,表達他對波音737MAX8飛機的信心,這只會進一步加深人們的看法:即聯邦航空局和波音公司為了各自的利益過于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基于同樣的邏輯,法新社評論稱,蓬佩奧在介紹其年度人權報告時,以“美國利益”為名對一些盟國表現出通融。
在14日舉行的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陸慷就美方報告涉華部分做出回應。
![]() |
陸慷指出,美方報告涉華部分和往年一樣,充滿意識形態偏見,罔顧事實,混淆是非,對中國進行種種無端指責。我們對此堅決反對,并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他介紹稱,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保護和促進人權。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人權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人民對此最有發言權,國際社會也是有目共睹的。
“我們敦促美方摘下有色眼鏡,摒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客觀公正看待中國人權狀況,停止利用人權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陸慷說,“我們也奉勸美方好好反省自己國內的人權問題,先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