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自古以來,人性都是不變的,當無數有面子有權威有后臺有背景的個人和公司,拿出一大堆漂亮的圖表和案例,大爺大媽地叫著,普通老人如何扛得?
最近幾年,以房養老是個特別眼熟的詞匯,國家倡導保險公司提供以房養老服務的同時,也被金融騙子鉆了空子。
據媒體報道,最近幾年,一個名叫中安民生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安民生)的公司,頻繁與老人接觸,推廣自己的“資產養老服務產品”,這里的資產,就是老人的房產。
中安民生通過四步操作,讓老人卸下防備,順利進入“圈套”。
第一步,中安民生先去多個社區開辦講座,向老人們宣傳“以房養老”項目,給老人送東西,還組織專人帶老人去外地旅游,讓老人;
第二步,勸說老人將自己的房本抵押給別人,拿到一筆錢,然后簽署一份借款合同,借款利息是年化24%,而且聲稱6個月之后可以解押拿回房本,在這個過程中,貸款也不用老人還,由中安民生幫老人還貸;
第三步,前幾個月如約替老人還錢,還給老人送“養老金”,美其名曰“以房養老”;
第四步,就這樣老人嘗到甜頭之后,中安民生再勸說老人把自己房本抵押的貸款拿來買中安民生旗下的一款叫“月月薪”的產品,獲得更高的收益。
在這個過程中,中安民生成功利用了出借人和老人的“貪便宜”心理。
對出借人而言,有房本放在手里做抵押,還能收到年化24%的收益,當然高興;對老人而言,把房子抵押出去,不但不用自己還貸款,還能每個月收到利息,還有來自中安民生的各種關懷和福利,也很開心。
但這種幸福永遠都是短暫的,中介不可能做賠錢買賣,老人的錢到手了,騙局也就成功了,于是最近頻頻傳出中安民生不再幫老人還款,實控人卷款跑路的消息。
而這種騙局的結果,就是老人遭殃,畢竟自己的房子確實抵押給別人了,抵押借款合同是真實的,出借人是可以拿著抵押手續去法院起訴拍賣房產的。
如果真走到這一步,老人的房子和錢就真的全都沒了。
對此,中安民生總裁李佳豪給出的解釋是,“中安民生總裁和領導層跑路、中安民生崩盤、中安民生查封、中安民生項目爆雷等等”都是謠言,但絲毫不提老人被催款、房子面臨被拍賣的解決辦法。
小債(ID:bondreview)從企查查上看到,李佳豪是多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的法人,同時名下還有資管公司,中安民生就是左手倒右手,就這樣把老人的“棺材本”搞到手了。
圖片來自企查查
這種套路有沒有似曾相識,之前針對年輕人的“租金貸”,基本也是同樣的套路,利用租客的身份信息從銀行操作一筆貸款,長租公寓公司可以提前從銀行拿到一兩年的房租貸款,租客則需要每個月以繳納房租的形式償還這部分貸款。
長租公寓就利用這一大筆現金流進行瘋狂擴張,當有一天資金鏈出現問題,中介倒閉或者跑路,租客就會面臨重大損失,不僅要流離失所,還不得不償還銀行貸款。
資本的劊子手,總有各種辦法收割,從年輕人到老年人,讓大家防不勝防無處可逃。
有人指責老年人,說他們就是“貪小便宜”才上了當,但為什么針對老年人的騙局,不管是房子還是保健品,永遠都屢禁不止層出不窮呢?
小債(ID:bondreview)認為,老年人年紀大了,考慮問題比較片面,但在這個騙局操作的過程中,出借人、公證處他們看不出來有任何問題嗎?是不是大家一起串通好了,準備好砧板,等老人上鉤呢?
如果中安民生最后還不上錢,老人的房產就會被拍賣,即使查處了中安民生,也無法挽回老人的損失。
而且如果不嚴查中間環節的蛀蟲,一定還會有下一個詐騙集團的。
文章部分信息來自:經濟觀察報、中國基金報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債市觀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