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備戰科創板的河南企業中,成立于2004的鄭州信大捷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信大捷安)無疑是最有希望的選手之一。
科創見聞(微信ID:kcjianwen)獲悉,2019年2月28日,河南證監局發布信大捷安輔導備案信息,信大捷安擬在A股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正在接受中原證券對其進行輔導,于2019年2月28日在河南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
信大捷安成立于2004年,注冊資本1.2億元,是一家專業從事安全芯片創新設計、云安全服務平臺研發,提供移動、物聯安全服務保障的高新技術企業。
目前,公司股東26位,其中最大股東為董事吳福生,持股比例27.71%,第二大股東為樊業才持股26.43%。除了個人股東之外,信大捷安也引入了四家來自機構的股東,分別是上海林耐實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鄭州信安志合信息技術服務中心(有限合伙)、北京盛世金泉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在具體的業務上,信大捷安主要圍繞“安全芯片研發+云安全平臺支撐+移動信息安全服務”為核心,以安全芯片設計和研發為技術基礎,研發、生產、銷售包括移動安全接入網關、終端安全產品、行業移動應用軟件、移動通信與技術服務等在內的信息安全產品。公司的主要客戶為公安、社保、電力等政府和企事業單位。
在安全芯片領域,信大捷安是國內不少的手機廠商的終端芯片供應商,合作伙伴包括華為、小米、中興、酷派、海信等等。
據信大捷安方面提供的資料,2016年該公司與華為共同推出了一款政務專用安全智能終端,搭載國產自主海思麒麟950處理芯片的安全手機HUAWEI eH880,隨后信大捷安與華為又在p10 Plus、Mate10、Mate10pro以及最新一代上市的旗艦手機Mate20/20Pro展開了合作,推出商務安全版手機。
除了手機之外,華為與信大捷安的合作產品還包括筆記本、平板電腦等領域,在2018年12月舉辦的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信大捷安就展出MateBook X/X Pro政務安全版、華為平板M5政務安全版、華為平板C5政務安全版、安全智能執法終端等設備。
除了消費級和工業級的安全芯片,智能汽車領域也是信大捷安的重要戰場。
智能汽車帶給大眾越來越多的便利和智能體驗,但也遭受著汽車聯網后帶來的安全風險。最近幾年包括寶馬、特斯拉等先后發生一些汽車遭到黑客入侵的事件,給大眾敲響了安全警鐘。
“我們是國內第一家做出基于國家密碼管理局的認證的車用自主安全芯片公司。”信大捷安方面稱,從2014年起已經與比亞迪汽車進行合作,比亞迪秦100、宋MAX和唐三款車型都采用了信大捷安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目前在汽車安全領域,信大捷安已經有多家合作廠商。
現金流連續三年為負
從信大捷安過去幾年的財報看,該公司在營業增加的情況下,凈利潤和現金流都表現不佳。
2014年、2015年、2016年,信大捷安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059萬、3296萬、1.05億,而實現凈利潤為分別為264萬、-3693萬、-2637萬,也就是說除了在2014年盈利外,2015年和2016年都在虧損。
該公司在2014年、2015年、2016年經營活動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分別為-930萬、-5579萬、 -8352萬,均處于凈流出的狀態。對此信大捷安均解釋為公司加大經營投入,使得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及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增加所致。
同時,信大捷安在應收賬款和存貨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風險。2014年、2015年、2016年,該公司的應收賬款分別為6452萬元、4373萬元、8038萬元。
對此,信大捷安解釋稱,因為公司客戶主要為政府部門及大型企業單位,而部分客戶受資金預算管理和審批程序影響,導致出現付款進度與合同約定不完全一致、回款有時延遲的情形,造成應收賬款余額相對較大。該公司也承認,如果欠付單位出現嚴重影響其償付能力的事項,將導致其應收賬款可能存在難以收回的風險,一旦發生大規模壞賬,將增加公司流動資金壓力,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而在存貨方面,信大捷安每年的存活價值也都在數千萬元以上,大量的存貨會占有較多的資金,導致資產周轉率和速動比率偏低,如果短期融資環境惡化,存貨未能及時周轉,公司將面臨短期償債能力下降的風險。而且如果存貨因管理不善,而出現毀損,將會面臨一定的損失。
另外,由于收入依賴政府部門,因此信大捷安受到政策波動影響比較大,比如該公司在2014年盈利,而在2015年卻出現了虧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2015年河南省居民健康卡發卡業務全面放緩的影響,導致其終端安全產品銷售訂單減少。
政策波動對信大捷安的另外一個影響表現在非經常性損益上,從歷年的財報看非經常性損益對該公司凈利潤的影響比較大。非經常性損益主要是政府補助,“若公司不再獲得較大金額的政府補助,公司經營業績狀況將會受到不利影響。”
地方政府強力背書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信大捷安罕見的受到了鄭州市政府的強力扶持。
2018年3月28日,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鄭州市信大捷安信息安全產業培育專案》,要求鄭州市各縣 (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全力支持信大捷安做大做強,實現安全芯片產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目標。
鄭州市稱要將信大捷安打造成為以國密安全芯片為支撐的 “蜂王型企業”,培育信息安全 “蜂群型產業”,建設千億級 “蜂巢型基地”。
按照專案內容,鄭州給信大捷安制定了兩步發展目標,2018年-2020年為第一階段,目標是實現年產安全芯片10億顆,安全模組1億塊,安全智能終端設備200萬部,實現產值300億元。 2020年-2025年為第二階段,目標是實現年 產安全芯片20億顆,安全模組2億塊,安全智能終端設備300 萬部,實現產值500億元,其中在2022年實現銷售收入 460億元。
“依托鄭州信息安全產業聯盟,以信大捷安為核心,提升信息安全產業園區建設定位和標準,爭創國家級信息安全產業示范基地。”文件表示,為實現這一目標,鄭州已經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華為海思、紫光展銳、中芯國際、日月光等企業落戶。
為了幫助信大捷安做大做強,鄭州市甚至河南省也積極助推其登陸資本市場,3月14日,河南省金融局、省科技廳、河南證監局舉辦了科創板重點后備企業上市座談會,信大捷安也位列其中。如今,信大捷安被河南省內媒體視為首家科創板種子企業。
不過,這不是信大捷安第一次沖刺A股。早在2012年9月,信大捷安就已開啟了A股IPO輔導備案,之后于2014年3月10日,信大捷安輔導備案終止,具體原因未知。
在第一次沖擊A股失敗之后,該公司將目光轉向新三板,2015年11月24日登陸新三板開始掛牌交易。
2016年11月信大捷安發布公告稱,公司以15元/股的價格發行400萬股,募集資金6000萬元,用于“移動智能終端公共安全技術基礎服務平臺”建設和基于該平臺提供移動信息化服務業務所需的運營流動資金。不過2017年2月份,信大捷安宣布募資成功時,募資總額卻縮水到了4500萬元。
這是信大捷安掛牌后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融資。
也許是感受到了新三板融資能力不足的局限,2017年11月20日,信大捷安發布公告稱,根據自身經營發展狀況及長期戰略發展規劃,將集中人、財、物等現有資源,全力布局業務規劃與拓展,經慎重考慮,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隨后信大捷安終止了兩年的新三板之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