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韓鵬栓報道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對外貿易在我國經濟中所占據的比例日益增長,對經濟發展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前,我國經濟長期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沒有改變,為我國外貿穩中提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未來,應積極扶持外貿新興業態,實現外部市場的多元化,借助“一帶一路”,帶動相關商品和服務出口,進一步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1-2月外貿運行穩中有升
據海關統計,1-2月,我國進出口4.54萬億元,同比(下同)增長0.7%。其中,出口2.43萬億元,增長0.1%;進口2.12萬億元,增長1.5%;順差3086.8億元,收窄8.7%。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分析指出,從國際市場布局看,1-2月,中國對歐盟、東盟、日本和韓國等主要市場出口分別增長7.5%、7.0%、3.7%和9.8%。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合計1.28萬億元,增長2.4%,較整體增速高1.7個百分點,占外貿總值的比重提升0.5個百分點至28.2%。中國對美國出口、進口分別下降9.9%和32.2%。
事實上,隨著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外需有所回暖,中國國內經濟穩中向好,為進口增長奠定基礎以及大宗商品價格同比上漲,“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新興市場開拓有力等有利因素推進,經濟增長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對外貿易所起的重要作用。
從經營主體看,1-2月,民營企業出口1.21萬億元,增長3.6%,占出口總值的比重為50%,繼續保持出口第一大經營主體地位。國有企業出口2395.9億元,下降5.7%。外商投資企業出口9727.9億元,下降2.6%。
從貿易方式看,1-2月,一般貿易出口1.43萬億元,增長3.6%,占比提高1.8個百分點至58.9%。加工貿易出口7271.3億元,下降4.9%。
總體來看,我國對外貿易1-2月份的整體情況處于穩中有升的狀態。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分析指出:“首先,國內經濟總體運行平穩。2018年全年與2019年1-2月份,我國多項經濟指標總體穩定,這也帶動了我國進口需求的增加。”
其次,國際市場布局更加優化。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廣大進出口企業也在積極開拓多元化的出口市場,我國對外貿易的“朋友圈”也越來越大,除了歐盟、東盟、日本和韓國之外,與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外貿也持續向好。付一夫補充道。
另外,一系列穩定外貿增長的措施紅利逐步兌現。付一夫稱,2018年以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等有效措施,其中,降低進口增值稅稅率、降低藥品、汽車及其零部件、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有效促進了進口增長。
付一夫表示,當前,我國經濟長期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沒有改變,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外貿的國際市場布局、國內區域布局、商品結構、經營主體、貿易方式不斷優化,內生動力不斷增強。而這些都是我國對外貿易穩中提質的重大利好。
“不過需要注意到,外部環境還是復雜嚴峻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這就要求我們切實修煉好自身的‘內功’,審時度勢,穩步推進對外貿易的穩中提質發展。”付一夫說道。
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記者注意到,在3月18日召開的全國進出口工作會議中,對2019年外貿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為我國對外貿易穩中提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指出,實現外貿穩中提質目標也是有基礎、有條件的。全國商務系統要敢于擔當、積極作為,努力完成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外貿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步推進貿易強國建設,努力促進對外貿易穩中提質,堅持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未來,如何進一步推動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主任黃志龍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分析稱:“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一方面需要實現外部市場的多元化,特別是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另一方面還需要轉變出口結構,通過減稅降費、加大出口退稅等方面,降低出口企業的稅費負擔,提升出口的競爭力。”
具體看來,應從以下三方面著重入手。付一夫表示,一是順應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快速發展的大勢,將智能家電、智能手機等創新產品作為未來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的重點內容,通過政策引導、財稅支持、創新補貼等措施進行大力扶植。同時,應鼓勵企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經貿交往與產業合作,鞏固并強化貿易大國地位。
二是積極扶持外貿新興業態。大力落實外貿優進優出戰略、流通升級戰略、國內外市場一體化戰略,加快發展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跨境電商、海外倉、市場采購模式等新型貿易業態,提高傳統貿易效率。
三是應借助“一帶一路”,帶動相關商品和服務出口。一方面,促進各類資源和要素有序流動與合理配置,激發各類企業的活力和潛力,支持高鐵等重點領域重大工程項目合作,帶動相關裝備制造等商品出口;另一方面,要結合我國企業的現實發展需求,進一步加大政策創新、服務創新和監管創新的力度,加強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品牌、技術服務水平意識,積極打造新的外貿增長點,提高產品附加值,以新的競爭優勢和商業模式,提高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
河南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李亮亮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穩定發展,一定要著眼于我國‘一帶一路’,在經濟全球化,大物流,多方位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進出口貿易未來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從目前中歐班列、國際航空物流等基礎交通設施的運行數據來看,國外回流貿易已經占據了較大份額,并且在未來還將持續走高,種種跡象表明,‘一帶一路’發展是國際貿易朋友圈不斷擴大的碩果,對于國家經濟建設具有強大的推動力量。”
總之,隨著我國外貿回穩向好的基礎不斷鞏固,外貿發展的潛力正逐步得到釋放。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產經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