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藍圖漸入佳境,生態氣候蔚然成風。日前,備受期待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爐,涵蓋了基礎設施、投資貿易、金融服務、科技教育等多個領域,為未來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發展描繪了一個清晰的藍圖。
深諳時代機遇,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員,平安銀行(000001)一直在為實現大灣區的發展目標做著努力。此次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多處提及金融、銀行,并明確作出規劃,給平安銀行支持大灣區的建設推進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
立足活力迸發的灣區經濟,金融行業如何加強互聯互通,更好地發揮造血作用,支持灣區經濟發展?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性歷史機遇和挑戰,平安銀行多拳出擊,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契合著灣區的協奏曲,履行一家金融機構被賦予的時代責任。
出拳之一:整合
打造交易銀行服務平臺 加快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為加快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平安銀行依托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以及在客戶身份識別、信息共享與風險控制等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承辦了由深圳人行發起、數研所統籌規劃的“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打造一個“一級與二級市場兼備、境內外打通、商業與監管兼顧、線上與線下相銜接”的全功能區塊鏈貿易金融商業服務平臺,為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式貿易生態奠定了基礎。
據觀察,為實現跨境業務延伸服務,滿足跨境平臺企業的現實需求,平安銀行充分發揮在供應鏈金融、互聯網金融、綜合金融等方面的資源優勢,著力打造并持續完善跨境e金融平臺,為企業提供更佳體驗的跨境交易銀行及外貿增值服務。
出拳之二:創新
逐步升級跨境金融服務 探索跨境金融產品的互認
為推動跨境人民幣資金池、跨境投融資、跨境資產管理等領域實現更大突破,逐步打通本外幣、境內外、在離岸市場之間的對接,強化人民幣跨境流通主要渠道的功能地位,平安銀行在諸多方面做著探索:
在創新跨境人民幣業務方面,平安銀行發揮平安集團綜合金融的業務優勢,依托離岸、N R A、FT等多元資金渠道,為企業提供并購貸款、資金監管、海外資產抵質押等一系列金融服務。針對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平安銀行已在深圳地區幫助7家跨國企業成功獲批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針對跨境資產轉讓,平安銀行已在深圳地區先行先試,探索跨境人民幣資產轉讓業務新模式,并落地全行首筆國內信用證資產跨境轉讓業務。
在探索跨境電商金融服務新模式方面,作為出口跨境電商國內外匯貸款結匯項目的全國首批試點銀行,平安銀行率先成功落地了國內跨境電商外匯貸款結匯業務。為更好地服務跨境電商企業,在深圳地區還專門設立了跨境電商行業經營部。截至2018年12月末,跨境電商結算規模達569億元。
在個人跨境金融業務方面,離岸口袋財務功能使客戶可通過口袋財務APP查詢離岸賬戶情況、查看離岸業務辦理情況、移動辦理離岸匯款業務;離岸交易通功能及部分網銀功能優化上線后,客戶足不出戶即可辦理離岸協定存款、離岸定活通業務等,提供了更高效的線上跨境金融服務。
出拳之三:協同
加快國際化布局腳步 推進金融機構的互設和合作
為加快金融機構的互設和合作,幫助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走出國門,將業務和資產配置向海外布局,平安銀行國際化布局勢在必行。作為平安銀行國際化布局的第一站,平安銀行香港分行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籌建當中。未來,香港分行將協同平安集團海外優勢資源,打造成為平安全球金融服務的海外旗艦。依托香港分行的建設,平安銀行可進一步加強與香港同業的聯動合作,利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通過銀團貸款、聯合貸款、項目貸款等方式,共同提高服務區內實體經濟的能力。
●灣區前瞻
致力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動能提供強勁引擎
眼下的粵港澳大灣區,正呈現了一幅未來可期的恢宏藍圖。建設金融服務平臺、升級跨境金融服務、積極向海外布局……這些只是平安銀行努力的一部分,在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道路上,平安銀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平安集團的引領下,未來平安銀行也將繼續發揮“造血”功能,推動灣區實體經濟形成“良性循環”,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而砥礪奮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