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央行開展了2019年二季度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操作,操作金額為2647億元,操作利率為3.15%。該利率比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優惠15個基點,可進一步補充流動性,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流動性將繼續保持合理充裕,但繼續寬松的可能性不大。
1、 銀行系寶寶稱霸收益率前五
上周第三方支付系寶寶收益率為2.47%,較上上周下降14BP。銀行系寶寶趕超第三方支付系,成為收益率第一的互聯網寶寶類型,平均預期收益率為2.61%。且從上周的互聯網寶寶收益率TOP10中看,銀行系寶寶占了7席,排名第一的是民生銀行(600016)的“民生如意寶”,對接的貨幣基金為“長信長金通貨幣A”。
2、上周銀行理財收益率波動較小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上周(2019年4月19日至2019年4月25日)銀行理財發行數量為1943只,較上上周減少326只。上周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為4.27%,較上上周上升1BP。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對周發行量在10只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進行排名,上周排名第一的為華興銀行,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66%。上上周排名第一的廣州農商行,上周平均預期收益率下降51BP。
3、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為4.34%
上周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前三的銀行為民生銀行、農業銀行(601288)和招商銀行(600036)。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收益率最高的銀行為華夏銀行(600015),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5.55%。
4、T+0理財成銀行青睞理財產品
截至2019年4月26日,存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共5384只,較上上周增加90只。剔除代客境外理財產品之后,開放式產品有1193只,占比為32.23%;封閉式產品有2508占比為67.77%。
從期限類型看,6-12個期限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占比最高,存續產品數量為1314只,占比為35.50%;其次為1年以上產品998只,占比為26.97%。T+0理財產品數量為115只,占比為3.11%。
T+0理財產品雖然只數較少,但各家銀行,尤其是全國性銀行的T+0理財產品規模占比很高。在凈值化轉型的過渡期,投資者對凈值產品的接受程度尚需要時間,T+0理財作為現金管理類產品,能夠承接大部分穩健類投資者,是銀行理財過渡期內的重點發行產品。
從剔除了代客境外理財類凈值型理財數量銀行TOP10中,工商銀行(601398)、渤海銀行、青島銀行排名前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