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中訪網財經中心
流程編輯|李微
中訪網(孫書沁)4月25日至27日,中國乳業創新發展大會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奶業展覽會在成都舉辦。作為民族乳企代表,飛鶴乳業等企業受邀參展,與各行業專家就科技創新和乳業高質量發展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并在展會中展示高品質產品。
在同期舉行的2019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會暨第七屆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上,飛鶴乳業與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簽約共同建立了“嬰幼兒配方奶粉全產業鏈創新中心”,旨在全面夯實振興中國乳業的根基,推進嬰幼兒奶粉全方位提升。
飛鶴擁有國內首個完整生產全產業鏈,以黑馬之勢跑贏2018。飛鶴乳業2018年銷售總額達115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奶粉品牌第一個規模過百億的品牌,位居中國奶粉市場第二。同時,飛鶴乳業總裁蔡方良還提出“2019年實現銷售額150億元,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品牌”的目標。
當前,中國奶粉市場第一品牌是銷售額130億的惠氏,但如果飛鶴2019年能夠突破150億,第一的位置將會改變。
飛鶴乳業以及中國整個奶業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空間。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18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銷售額達到2221億元,同比增長18.6%,飛鶴、伊利等國產奶粉品牌取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預計到2020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將擴張至2955.1億元。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消費者在選購奶粉時最看重的是品牌聲譽,有29%的消費者選擇此項因素。而在2019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品牌中,認可度較高的多為進口奶粉品牌,只有國產奶粉品牌飛鶴進入了榜單,且排名勝過惠氏。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中訪網表示,“飛鶴在整個產業鏈布局這一塊優于惠氏,團隊也是它的一個優勢,飛鶴的廣告語‘適合中國寶寶的奶粉’對于其品牌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中訪網獲悉,對于國產奶粉品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信心更強,購買意愿顯著高于一二線城市。“飛鶴的主要市場集中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中訪網,“并且,中國60%-70%左右的人口都出生在三四線城市及以下地區,同時,飛鶴開始向一二線城市延伸。”
此外,不同職業身份的消費者在選擇品牌上存在差異,對于國產奶粉品牌,全職媽媽信心更強,購買意愿顯著高于職業媽媽。宋亮表示,“飛鶴在消費者教育和客戶維護方面是任何一個奶企都不能比擬的,飛鶴大概擁有人數在15000-30000名的專業消費者教育團隊,在門店引流和專業消費者教育板塊飛鶴是最強的”。
以奶粉單價來看,73.3%的消費者購買嬰幼兒奶粉的價格處于200-400元(900g/罐為例)之間,而飛鶴旗下星飛帆、超級飛帆系列售價均在此范圍內,具有一定優勢。
宋亮還告訴中訪網,“綜合來說,飛鶴在三四線市場渠道和消費者教育方面做得很好。同時,在市場競爭非常惡劣的情況下,飛鶴給渠道商的利潤也是非常好的,所以越來越多的渠道商愿意支持飛鶴,就像買股票一樣,賺錢的股票大家都愿意買,就形成了一種羊群效應。總體來說,飛鶴的競爭優勢是比較明顯的,2019年飛鶴業績要是按照目標實現的話,有可能會成為第一大品牌”。(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訪網原創。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