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美國“硬數據”與“軟數據”分化。
近期公布的美國經濟“硬數據”十分亮眼:2019年1Q實際GDP同比增速創2015年3Q以來新高;2019年4月美國失業率降至3.6%,為1970年以來最低水平。但“軟數據”卻持續回落:OECD綜合領先指標(CLI)持續回落,4月制造業及非制造業PMI分別降至30個月及20個月新低。
從經濟增長動能切換看美國經濟周期。
數據分化或與經濟增長動能切換有關。一般來說,美國經濟擴張階段貿易逆差大概率會擴張、經濟收縮階段貿易逆差大概率減少。此外,政府支出一般起到逆周期調節作用。因此,可將個人消費和私人投資歸為美國經濟內生性增長動能、凈出口和政府支出歸為調節因素。過去兩個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動能已由個人消費及私人投資切換至貿易差額與政府支出。
按常規邏輯評估,年內美國經濟放緩概率更高,但無顯著衰退風險。美國實際GDP同比增速走勢與個人消費及私人投資合并項同比增速基本保持一致,僅在個別時段出現過短暫背離,但背離后又會快速回歸趨同。往后看美國經濟狀態大概率仍取決于私人部門。在稅改推動的稅率下降趨勢結束以及高基數的背景下,預計年內個人消費支出及私人投資合并項仍將保持放緩趨勢,并帶動美國實際GDP同比增速下滑。但美國經濟并無衰退風險。
美國經濟是否存在繼續超預期向好的可能性?
來自私人部門的內生性經濟動能已趨弱,若美國經濟繼續超預期向好,唯有逆周期調節,或有三種方式:一是通過貿易談判大幅收縮美國貿易逆差;二是進一步實施財政刺激;三是實施寬貨幣。
就未來半年而言,寬財政及寬貨幣的概率均偏低,因此除非美國能夠通過貿易談判大幅收縮逆差否則經濟放緩或仍為大概率。盡管近期美國“硬數據”持續超預期,但美國國債收益率并未明顯回升,美債利差也未大幅走擴,或已反映出投資者對于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
再往后看,2020年美國同時實施寬貨幣及寬財政的可能性不低,一旦如此美國經濟也有望重新企穩。
正文美國“硬數據”與“軟數據”分化
近期公布的美國經濟“硬數據”(實際經濟數據)十分亮眼:2019年1Q美國實際GDP環比折年率高達3.2%,同比增速同樣為3.2%,并且創下2015年3Q以來新高,超出了我們此前的預期(我們在年度展望等報告中指出,2019年美國經濟進入周期性放緩階段);2019年4月美國失業率降至3.6%,為1970年以來最低水平。
![]() |
![]() |
![]() |
![]() |
![]() |
我們認為美國經濟“硬數據”與“軟數據”的分化主因或是其經濟增長動能的切換,過去兩個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動能由個人消費及私人投資切換至貿易差額與政府支出。
我們將個人消費支出與私人投資兩項合并、將凈出口和政府支出兩項合并。經驗規律顯示美國實際GDP同比增速與個人消費支出與私人投資合并項的同比增速走勢基本保持一致,即便短暫背離也會快速回歸趨同。我們預計2019年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及私人投資合并項同比增速將保持放緩趨勢,并帶動美國實際GDP同比增速下滑。但美國經濟尚無衰退風險。數據分化或與經濟增長動能切換有關我們認為美國經濟“硬數據”與“軟數據”的分化主因或是其經濟增長動能的切換。圖6、7可知,無論從環比還是同比的角度看,凈出口都是提振2019年1Q美國經濟的重要力量,而個人消費支出和私人投資對經濟的拉動則有趨弱的態勢。
![]() |
![]() |
![]() |
我們將個人消費支出與私人投資兩項合并、將凈出口和政府支出兩項合并。圖8可以更清晰地呈現出過去兩個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動能的切換:由個人消費及私人投資切換至貿易差額與政府支出。按常規邏輯評估,年內美國經濟放緩概率更高,但無衰退風險圖9所示,美國實際GDP同比增速走勢與個人消費及私人投資合并項同比增速基本保持一致,僅在1980年1Q、1988年2Q、1989年3Q、1996年4Q、2007年3Q等個別時段出現過短暫背離。但背離后二者走勢又會快速回歸趨同。換言之,常規邏輯下,往后看美國經濟是否放緩取決于個人消費支出和私人投資兩項的整體趨勢。
![]() |
![]() |
![]() |
![]() |
前文所述,來自私人部門的內生性經濟動能已趨弱,若美國經濟繼續超預期向好,唯有逆周期調節,或有三種方式:一是通過貿易談判大幅收縮美國貿易逆差;二是進一步實施財政刺激;三是實施寬貨幣,引導基準利率或者市場利率中樞下移。
就未來半年而言,寬財政及寬貨幣的概率均偏低,因此除非美國能夠通過貿易談判大幅收縮逆差否則經濟放緩或仍為大概率。再往后看,2020年美國同時實施寬貨幣及寬財政的概率并不低,一旦如此美國經濟也有望重新企穩。
除非貿易談判推動逆差快速收縮,否則年內美國經濟或難持續超預期第一種逆周期調節方式:貿易談判推動逆差快速收縮確實可能短暫提振美國經濟,但效果尚難評估。圖12所示,目前美國貿易差額占其名義GDP比重為-3.05%,未來半年若美國能夠通過貿易談判大幅收縮逆差確實有望提振經濟。但結合前文及圖9可知,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尚未有過利用貿易談判大幅收縮貿易逆差持續提振經濟的先例(長期而言,美國實際GDP同比增速仍與個人消費支出與私人投資合并項同比增速同趨勢)。因此,該因素對經濟的拉動可能比較短暫,效果也尚難評估。
![]() |
此外,圖13所示,2001-2003年小布什稅改、金融危機后的財政刺激和2018年特朗普稅改均導致美債規模同比增幅上升。我們在《美聯儲為何急于年內結束縮表?》等報告中指出10年期美債收益率受美國名義GDP增速及供求影響。而財政刺激既提振美國名義GDP增速,又將增加美債供給,若無寬貨幣或其他美債需求配合,美國再次實施寬財政大概率將推升美債收益率。2018年美股兩次調整以及美國房價回落、銷售疲軟大概率均與利率快速上升有關。
![]() |
![]() |
![]() |
![]() |
但結合美聯儲3月[4]及5月[5]議息會議來看,今年4Q之前美聯儲將繼續減持美債、且在美國經濟增速放緩或者10月美聯儲開始增持美債之前其降息概率也并不高。正如我們在報告《強美元反映了什么?》中所述,5-8月很可能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空窗期。換言之,未來半年左右貨幣政策難以成為美國經濟持續超預期的推手。
![]() |
![]() |
![]() |
![]() |
[1]http://www.cnbc.com/2019/04/30/schumer-trump-democrats-agreed-2-trillion-needed-for-infrastructure.html
[2]http://www.cnbc.com/2017/04/26/trump-tax-cut-sounds-great-but-markets-are-skeptical-it-would-send-interest-rates-flying.html
[3]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12/02/c_1122048321.htm
[4]http://www.federalreserve.gov/newsevents/pressreleases/monetary20190320c.htm
[5]http://www.federalreserve.gov/mediacenter/files/FOMCpresconf20190501.pdf
[6]http://www.federalreserve.gov/newsevents/pressreleases/monetary20190320c.htm
[7]http://www.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fomcprojtabl20190320.htm
風險提示
(1)美聯儲貨幣政策超預期;
(2)美國財政政策超預期;
(3)中美貿易談判超預期。
本文選自廣發證券(000776)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報告:《美國經濟究竟處于什么周期階段?——海外經濟專題》
本文作者郭磊、張靜靜,來源廣發證券,原標題《美國經濟究竟處于什么周期階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