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向秀芳廣州報道
在貿易摩擦升級憂慮下,金融市場最近波動劇烈,市場重燃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美國總統特朗普也來“添一把火”。當地時間周二,特朗普在推特上再度呼吁美聯儲降息,認為這將有助其在貿易摩擦中取得勝利。
自特朗普5月5日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打破了市場對貿易磋商的樂觀預期之后,全球市場陷入新一輪動蕩。本周一,中方出臺反制措施后,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當天下跌2.38%,標普500指數下挫2.41%,納斯達克指數暴跌3.41%。
市場動蕩之際,美債收益曲線日前再次出現“倒掛”,對于美國經濟前景的憂慮又重新發酵。目前,越來越多交易員開始押注美聯儲今年會降息。這與美聯儲2019年維持利率不變,2020年加息一次的預測相去甚遠。
最新出爐的零售數據意外下跌,又讓市場多了一個憂慮的理由。美國商務部周三公布最新零售數據顯示,4月零售銷售環比下滑0.2%,創下去年12月以來新低,預期增長為0.2%,3月份增長為1.7%。受此拖累,美股周三集體低開,標普500指數開盤跌0.54%,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0.62%,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0.61%。
美聯儲去年進行四次加息,今年以來立場已明顯轉向“鴿派”。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及其同僚反復強調,當前無論是加息還是降息的理由都不夠充足。他們還強調,美聯儲的政策調整將依賴數據,而不會顧及任何政治考量。
美聯儲官員:降息將導致泡沫和衰退
事實上,特朗普政府對美聯儲政策的不滿由來已久,也是眾所周知的。特朗普本人及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都曾多次炮轟美聯儲“加息”,呼吁美聯儲“降息”。
在4月份的FOMC會議前,特朗普還曾發推特稱,如果美聯儲將利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再來點“量化寬松”,經濟會“像火箭一樣”增長。雖然當時公布的美國一季度GDP增速3.2%表現很好,但特朗普認為,在非常棒的“低通脹”環境下,可以創下更好的紀錄,同時也可讓美國債務規模看起來小點。
在特朗普周二進行新一輪呼吁之際,美聯儲官員發出明確反對聲音。堪薩斯城聯儲主席EstherGeorge周二在一個演講中表示,她反對通過降息來促使通脹率提高到2%目標的做法,她還警告,降息可能帶來資產價格泡沫并最終導致經濟下滑。
EstherGeorge表示,在目前情況下,美國失業率遠低于預期的長期水平,至于通脹率略低于長期目標,她認為沒有理由擔心。此前,美國通脹水平長期疲弱,未能達到美聯儲2%的目標,這也是特朗普認為美聯儲可以降息的條件之一。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他認為美聯儲降息必須要有兩個前提:一是美股市場出現劇烈波動,二是金融市場流動性明顯收緊,可能對美國實體經濟造成明顯拖累。
對于美債收益率倒掛的信號,章俊認為短期內無需過于擔憂。“最近美國數據還是不錯的,美債收益率倒掛作為經濟衰退信號的作用已經沒有那么強。如果談判不出現明顯問題,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概率還是很低的。”
美國商務部4月2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增長初值數據為3.2%,創2018年三季度以來最高水平,高于市場預期的2.3%。
就業數據也同樣亮眼。美國勞工部5月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失業率較前月下降0.2個百分點,降至1969年12月份以來最低水平。當月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26.3萬個,高于前月修正后的18.9萬個,也高于市場預期。當月美國員工時薪較前月增加0.06美元至27.77美元,同比增長3.2%。
關稅措施或令美國通脹抬升
值得一提的是,與金融市場“降息”預期不同的是,有市場觀點認為,中美貿易摩擦之下,加征關稅將導致美國物價上漲,美聯儲此前一直強調的“低通脹”局面可能會發生改變,從而可能會從另一個方面影響美聯儲的政策。
根據此前公布的數據,美聯儲最看重的通脹指標,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3月同比增長1.6%,創下2018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繼續低于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
摩根士丹利首席股票策略師MikeWilson在周一發布的2019年中期策略報告中表示,如果中美貿易摩擦繼續升級,美國企業將難以消除關稅對盈利的拖累,美國經濟甚至可能陷入衰退。
他在報告中指出,“考慮到成本壓力和頑固的低通脹,我們不相信企業能普遍通過提高價格或通過在其它地方節約成本來完全抵消關稅成本,這意味著關稅將壓低企業利潤率。在對中國全部輸美商品加征25%關稅的情形下,我們傾向于認為,這可能將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當然,他們會在這種情形下積極向勞動力成本開刀,失業率會因此大幅上升——這正是經濟衰退的本質。”
美聯儲三把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JohnWilliams周二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一年,美國新一輪關稅措施可能會令通脹率增加“零點幾個百分點”,但他預計不會對基本價格壓力造成影響。Williams強調,當前美國貨幣政策適當,利率路徑并沒有偏向上行或下行的必要。
這與美聯儲4月份時在FOMC會議上的表述一致。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當時在FOMC會議聲明中表示,當前貨幣政策立場是恰當的,沒有很強的理由向(收緊或放松貨幣政策的)任何一個方向移動。對于備受關注的“低通脹”問題,鮑威爾當時指出,美國通脹可能受到“暫時性”(transitory)因素的拖累。
那么,如果關稅升級的結果是美國物價上漲,從而抬升了通脹水平,一改此前的“低通脹”局面,是否真的會影響美聯儲的政策?
章俊認為,如果是因為關稅問題導致通脹上升的話,可能不會構成美聯儲加息的原因。因為現在的通脹目標是一個對稱的區間,不光是對通脹低于2%,對通脹高于2%也是有一定容忍度的。如果由于貿易摩擦導致通脹短時間上升,“我覺得美聯儲不會作為收緊貨幣政策的原因,因為經濟本身就會受到很大沖擊。”
對于去年以來美聯儲在政策立場上的“多變”,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此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認為,美聯儲政策的短期輿論與長期宗旨有別,暫時和耐心是關鍵詞。她認為,美聯儲加息不變,只是時機與條件有變。至于圍繞貨幣政策的“爭吵”,在譚雅玲看來,美聯儲與美國政府表面看起來是在“打架”,實際是“默契的配合”。(編輯:辛靈,如有任何問題或建議請聯系:xinlingfly2007@163.com)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