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如今,泡菜已經超越食物的范疇,成為韓國特有的文化傳統,同時也逐漸影響著現代韓國人的消費行為。
韓國飲食代表泡菜 品種豐富經濟價值高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道》欄目視頻
金巡秄是一位韓國泡菜匠人,有著幾十年制作泡菜的經驗、手藝和秘訣。
![]() |
![]() |
![]() |
韓國泡菜匠人 金巡秄:泡菜是韓國的傳統食品,是韓食的代表,也是一種科學,泡菜由天然食材制成,比較健康,其中富含多種對身體有益的成分。
![]() |
![]() |
![]() |
韓國漢盛泡菜企業負責人 金京姬:最近泡菜的消費趨勢是少鹽,所以我們要最大限度地減少鈉的含量,保留傳統的味道。
近年來,用傳統泡菜壇子儲存、發酵泡菜的情況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韓國家庭中常用的泡菜冰箱。
![]() |
韓國消費者:雖然家人都很喜歡泡菜,但每個人喜歡的酸度不同,所以使用泡菜冰箱非常方便。
據統計,2018年韓國泡菜生產量高達91萬噸,其中出口量達2.8萬噸。
![]() |
韓國泡菜文化的傳承
目前,韓國泡菜已經實現工業化生產,不過一些地區仍然延續著手工腌制的傳統。一顆顆大白菜在醬料的煨養下,慢慢發酵出獨特的味道,這不僅是時間的味道,也飽含著情感的交流和文化的傳承。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道》欄目視頻
在韓國全羅北道金堤市市郊的一個農家小院兒里,72歲的安大娘準備做泡菜料理請鄰居們來享用。
![]() |
![]() |
在韓國農村,人們依然延續著手工做泡菜的傳統,常常是左鄰右里相互幫忙。
![]() |
大家一邊做泡菜一邊聊家常,制作泡菜不僅是家務事,也成了鄰里之間交流感情的方式。
![]() |
如今,腌制泡菜的場景在城市中越來越少見,為了讓泡菜文化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韓國多地建立了泡菜博物館。
首爾傳統街區仁寺洞的一家泡菜博物館不僅用老照片展覽、物品展示、泡菜游戲等多種方式講述泡菜的過去和現在,也通過泡菜品嘗,泡菜體驗課等方式,讓人們近距離地了解和感受泡菜文化。
韓國民眾:以前都是父母做,我也帶回家吃,現在父母上年紀了,我基本都是買著吃。來到博物館,可以學學怎么做,也讓我有了自己動手做泡菜的機會。
這家泡菜博物館每年接待4萬名游客,開辦2600多節泡菜體驗課,學習泡菜制作的人數達到4.2萬人。
![]() |
腌制越冬泡菜”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繼承和傳播泡菜文化,韓國每年也會在海內外舉辦大大小小與泡菜有關的活動,吸引外國人試吃并體驗制作。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