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康殺回來了!
身為上海證大集團董事長的戴志康是中國股市傳奇人物、上海本土房地產行業的實力大佬。
在淡出中國股市主流投資視野多年之后,戴志康再次殺回擅長的股票投資領域,其目標非常明確:本次“出山”就是為A股已啟動的一輪長期牛市而來。近幾個月,他已經順利完成多只私募產品的籌備發行。
4月下旬以來A股市場顯著走軟,但戴志康仍堅持年初以來公開表達的樂觀判斷——A股長期慢牛趨勢仍未改變,在經過一季度的春季行情之后,未來還將有“秋季攻勢”。
戴志康在接受中國證券報獨家專訪時還同時強調,未來A股跌破2440點(上證綜指)前低將是只有極小概率的“小概率事件”,眼下2800點一線的A股已經“足夠便宜”。
![]() |
戴志康是中國股市傳奇人物。1995年戴志康在A股市場上曾募集大量資金投資蘇常柴、四川長虹(600839)等股票,坊間傳聞其在相關投資中獲利超2億多元。
進入21世紀后,在A股投資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戴志康瞄準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景氣周期,先后在上海開發投資了九間堂、大拇指廣場、喜瑪拉雅中心等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建筑。
近幾年,戴志康領軍的證大集團先后重點投資了喜馬拉雅FM、九間堂新中醫等明星企業項目。
A股牛市基礎很扎實
對于A股市場長期走牛的樂觀判斷,戴志康表示,他的依據主要可以歸結為兩大方面。
一是中國未來要走上科技興國的發展道路,并在資本市場上戰略性地推出科創板。而當前高層對于國內資本市場的認識,也是中國資本市場自創立以來從未有過的高度。
二則是資本市場要大力推出的市場化、注冊制改革。這兩點,將會共同支撐未來中國股市的大牛行情。
此外戴志康還強調,A股市場2015年以來的運行,原本就應當是與歐美股市大體同步的牛市周期,今年年初以來A股市場開啟的本輪上漲周期,只是對于2015年牛市行情的恢復。
與此同時,最近兩三年中國提前進行的宏觀調控和調整,也使得市場進行了充分的下探。從這個角度上說,A股市場開啟新一輪牛市,底部很扎實、調整也很充分。
而在A股市場的外部宏觀環境方面,戴志康還分析指出,過去十幾年,中國每次下行到經濟底部時,往往都要通過投資來拉動,尤其是靠政府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拉動。但目前基建投資的邊際效用已經相對較弱,地方政府負債規模也已經較大,以往拉動經濟的模式和方法可能已經無法再進行重復。在這種背景下,本輪經濟周期觸底向上,完全可以依靠股市的“投資”拉動。
一方面,通過發動民間投資、機構投資者、政府投資等資金,就能夠引導社會資本等各類資源支持大量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推動實體經濟實現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另一方面,股市企穩向上,也將會為億萬投資者股民帶來財富效應,進而產生更好的消費動力。
因此,科創企業的股權投資、股票投資,完全可以拉動新的投資和新的消費,而股市和經濟的關系也會體現為先有股市見底、然后宏觀經濟在股市見底之后的半年至九個月重新企穩向上,即先有“股市好”才有“經濟好”。而去年以來中國在外部環境方面面臨的壓力,從積極的角度來看,也會激發中國原本就具有的內在創新發展能力。
2800點的A股很便宜
市場將迎來秋季攻勢
最近一個月左右,A股市場出現了本輪上漲行情以來的最長一段下跌調整,許多個人投資者和投資機構對于市場的預期普遍由積極轉向負面,而戴志康則極為鮮明地向中國證券報表示,雖然最近一個月左右A股持續震蕩回調,但上證綜指2800多點的A股已經很便宜,市場跌破2440點的前期低點將是只有極小概率的小概率事件。經過本輪市場的回調整固之后,A股將大概率迎來“秋季攻勢”。
戴志康稱,從2019年以來A股市場的走勢來看,本輪春季行情雖然從交易量的角度來看,算是“比較熱鬧”,但整體走得不算太遠。回過頭來分析,這主要是由于前兩年積壓的籌碼、股權質押的被動減持等拋售壓力,導致市場走強需要更多的時間和交易量來消化。比如由于“去杠桿后遺癥”的問題,有些要賣出的股票,只是被動賣出還債。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A股市場的上漲行情預計整體應當會一波三折,而不是單邊行情那么簡單。但他堅信,今年市場在春季攻勢之后經過充分消化,還將會有秋季行情,A股市場還將繼續長期走牛。
![]() |
A股走牛不差錢
而對于部分專業投資人士所謂A股長期走牛可能面臨增量資金不足的懷疑,戴志康則表示,今年A股市場的春季行情,基本上是個人、私募基金這些資金為主,未來行情的進一步驅動一定會來自于大機構資金。比如說,目前商業銀行都已經開始成立了理財子公司,這就是大投行的雛形。
從目前銀行業超過30萬億元的理財產品規模來看,這些銀行理財子公司一定會比證券公司還大。雖然目前銀行理財等資金還不能投資股市,但這方面就像歷史上保險機構不能投資股票資產一樣,未來可能會逐步放開。而商業銀行未來投資股票市場的資金體量,預計會比保險機構還要大。
進一步從宏觀角度來看,目前中國整個金融資產負債表上已經達到幾百萬億元,未來只要有10%甚至是5%的資金能夠投向股市,就能夠推動A股市場的大幅上漲。
此外,A股市場在以往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于大多數上市公司本身缺乏成長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都成為了市場“零和交易”和“割韭菜”理論盛行。一方面市場缺少增量市值的貢獻,另一方面市場還承接了許多超大體量、發展已經較為成熟的超大市值企業籌資上市。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股市目前的大型藍籌公司,比如微軟、谷歌這些企業,往往都是在很小規模的時候上市,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高成長投資機會。
未來中國股市如果能夠出現許多類似于華為、阿里、騰訊這些處于早期成長階段、甚至是從零開始的高成長上市企業,尤其是如果大量優秀的科創型小企業能夠在A股市場發展壯大成大型公司,那么就必然會為投資者帶來高成長的投資回報,A股市場也就不存在以往的“割韭菜”現象。從這個角度上說,股票投資的主流價值就應當是追求上市公司的成長性,而不是去尋找那些簡單依靠高分紅、股息率的白馬藍籌。
A股未來將誕生一大批高科技企業
對于未來A股市場的長期發展,戴志康強調,目前這輪已經展開的A股市場牛市,一定不會是所有股票的牛市。股指上漲的推動力,應當會主要來自于一批有代表性公司的持續走強。而他看好的,主要是兩大方面:科技股和券商股。
從宏觀政策導向的角度來看,政策和股票市場激勵什么樣的公司,這類企業往往就能夠出現比較快的成長。類似美國納斯達克,就是通過給高科技企業以極高的市盈率估值和股價泡沫,使得大量的資金都愿意投向科技公司。
而現階段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應當也會在資本市場平臺、產業政策、稅收政策等多方面鼓勵科技企業。即使第一批公司不怎么“科技”,也一樣能夠為下一批企業帶來支持引導作用。否則資本一直偏向于傳統消費股和周期股,顯然不利于科創型企業的保護和發展,不利于中國對“科技文化”的推崇。
長期而言,就像幾十年前中國在較為封閉的環境下成功研發出“兩彈一星”一樣,投資者就應當相信通過市場的賽馬,中國人一樣可以搞好高科技,一樣可以創立出一批類似華為這樣具有國際龍頭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
而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未來最有投資價值的一批股票,一定會來源于目前不為大多數投資者明白的科創型企業黑馬。這就類似于20年前、30年前華為、阿里成立初期,難以被普通投資者理解一樣。而對于證大集團而言,最近幾年重點看好的大健康和現代中醫科技領域的持續投入,也希望在中醫科研領域實現較高的投資回報。
另一方面,在過去中國金融機構的排序中,資產規模最大的是商業銀行,其次是保險公司。而保險公司是過去十年左右逐步放松管制,才實現了快速發展。而國內證券公司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還處于“抑制”狀態。過去二十幾年,中國資本市場在很大程度上都屬于“自我抑制”的,大量優秀的高成長公司都在海外上市了,如果好公司都在中國上市,那么中國的資本市場也會很大,也一樣能夠培育出類似高盛的大型投行。
因此,未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長大,一定會伴隨著投資銀行的大發展,從而會給券商股帶來很大的投資機會。
![]() |
戴志康,上海證大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1964年出生于江蘇海門,1981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主修國際金融專業,1985年考入中國人民銀行五道口研究生部繼續深造。
1987年進入中信實業銀行總行,任行長辦公室秘書;1988年任德國德累斯頓銀行北京代表處中方首席代表;1990年任海南省證券公司部門經理;1992年創建證大資產管理公司,管理中國第一家公募基金富島基金;1998年改制創立證大集團,任董事長至今。
戴志康曾多次進入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目前戴志康擔任的社會職務有:中國企業家論壇創始終身理事,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監事長,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理事,上海市九段沙濕地自然保護基金會理事,香港海門同鄉會會長等。
|
|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證券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