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還記得,恒大從組隊征戰中甲,到獲得亞洲冠軍,僅僅只用了三年時間。足球領域的恒大速度,也出現在了新能源汽車的競爭舞臺上。5月30日晚,恒大宣布拿下英國頂級輪轂電機企業 Protean。
恒大與Protean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現場
至此, 恒大通過垂直整合, 在短短一年內迅速構建起“整車研發+三電系統+銷售渠道+智慧充電平臺”的完整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 具備了其他造車勢力無可比擬的高站位。
恒大汽車,正像許家印在2018年業績會上所宣誓的那樣,正在向“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的目標一步步挺進。
乘用車輪轂電機:唯一可量產
在全球的輪轂電機領域,恒大收購的上述Protean公司是公認的乘用車輪轂電機的最領先企業,擁有130多名技術科研專家,開發時長超100 萬小時,擁有150多項授權技術專利,待授予技術專利亦有150多項,涵蓋了電機、逆變器設計以及輪轂電機的應用等各個領域。
Protean輪轂電機產品
Protean的技術研發攻破了簧下質量、摩擦制動集成、密封、熱管理等多個行業難題。尤其是在摩擦制動集成領域,Protean成功集成了將制動盤安裝到電機轉子上,制動卡鉗固定到懸架的方案,并在多款車型上測試成功。目前其制動性能已達到傳統非電動汽車要求,可匹配到重達3.5噸的車輛。
強大研發能力成就了產品的高性能。和很多還處于技術研發的同行相比,Protean產品開發已更新至第四代,第四代產品重量僅36kg,可有效控制簧下重量,增強操控性;能夠實現80kw的峰值功率和1250Nm的峰值扭矩,速度可達225 km/h,動力性能高。
一組對比數據或許能更好地反映英國Protean輪轂電機的強勁:與市場上高端新能源汽車寶馬i3的電驅動系統相比,Protean 輪轂電機系統效率提升3%、續航里程增加21%、驅動系統減重30%、啟動加速性能提升5%。
特別是全球兼具技術與可量產能力的乘用車輪轂電機企業寥寥無幾。而Protean不僅技術領先行業,還是全球唯一可實現量產的乘用車輪轂電機企業,擁有完整生產線及成熟供應鏈,走在了輪轂電機產業化應用前端。奔馳、福特等全球各大整車廠都是Protean的重要客戶。
Protean輪轂電機應用于奔馳車型
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發展已經進入第三代,即輪轂電機技術。
所謂輪轂電機技術,就是將電機裝在車輪的輪轂內,不經過任何機械結構的傳遞,直接就能驅動車輪,輪轂電機也因此被稱為電動汽車的“風火輪”。
由于輪轂電機省去了80%的傳統傳動部件,實現了更高的傳動效率、更佳的操控性能、更靈活的設計、更強的成本優勢,輪轂電機技術也因此被公認為是汽車驅動系統的“終極方案”。
未來,輪轂電機技術的應用將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動力傳動、續航里程等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成為行業下一個爆發點。
許家印聽取Protean產品研發情況匯報
今年3月,恒大剛剛入股擁有國際最先進的商用車輪轂電機技術的荷蘭e-Traction公司。這一次又入股protean,擁有了商用車(例如公交車、貨車等)、乘用車(例如小轎車、SUV、面包車等)兩大領域的全部輪轂電機技術及量產能力,產品研發和市場空間也將進一步打開。
引入全球最優秀的“內外援”
就像當年恒大引進國內一流內援、世界頂級外援和全球頂級的教練,在短時間內就讓中國足球站上亞洲之巔一樣。若干年后,人們回憶恒大汽車帝國的強勢崛起,也一定會認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短快速布局全球最頂級的資源,是短時間造出先進、可靠的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原因。
在整車制造環節,恒大通過入主承襲薩博基因的NEVS、聯手科尼賽克,擁有世界最先進的電動汽車制造技術及研發能力。
在“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系統環節,恒大通過一系列布局鎖定行業絕對優勢:入主卡耐公司,獲得日本頂尖動力電池核心技術;收購輪轂電機企業e-Traction及Protean,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及量產能力。
在汽車銷售環節,恒大入股廣匯集團,擁有全球最大汽車經銷網絡。
在新能源車充電服務領域,恒大研發出智慧科技充電云平臺,以解決城市停車難、充電難的問題。
一年時間里,恒大已實現從產品研發到核心零部件制造,從整車制造再到銷售、售后的完整產業鏈閉環,即便放眼全球電動汽車巨頭,也鮮有這樣豪華的“陣容配置”。
上述豪華陣容,顯然有能力幫助恒大團隊,在汽車——這一許家印眼中的萬億級別的市場中“奪冠”,成為像特斯拉那樣的汽車業豪門。
許家印與Protean英國團隊骨干合影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呈現加速度增長勢頭。據乘聯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在今年4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達到了85536輛,同比增長24.5%;1-4月累計銷量334569輛,同比增長83.8%。各路資本都想從這一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上分到一杯羹。
但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汽車產業在產品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會遇到成本控制、良品率、供應鏈管理等一系列問題,產業鏈已經成為造車勢力必須面對的生死大關之一。
目前特斯拉等新能源車企,紛紛加大產業鏈上下游的布局,而恒大通過正確前瞻的布局,在短短一年內成功搭建了國內首個新能源車全產業鏈,搶占了先發優勢,為最終攻下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奠定了重要基礎。
特別是汽車業屬于,技術、資金均需要遠遠不斷投入的產業,從研發到銷售的每個環節都需要巨額投入,耗費資金動輒數億甚至更高,需要車企有足夠的資本作為支撐。
而恒大經過多年的發展,有能力支撐汽車研發、生產所需要的大量資金。2018年年報顯示,恒大的核心凈利潤783.2億,同比大增93.3%,凈利潤722.1億,同比大增106.4%,毛利潤1689.5億,同比大增50.5%,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F金余額2更是042億。穩步增長的盈利和充足的現金流將為恒大造車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本支持。
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加上先進的科學管理體系,將讓恒大繼地產、足球之后,成為汽車領域的豪門,最終贏下新能源汽車——這項全球制造業最殘酷的競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