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都想活下去,只能下場拼命了。
這個6月,行業巨頭之間互相打架的有點多。
先是格力舉報奧克斯,隨后格蘭仕叫板天貓,今天更厲害了,餓了么報警,稱美團竊取商業機密。
伊利更是在公眾號發文《北京冬奧組委無奈 奧運史上最大丑聞將上演!中糧集團蒙牛乳業聯合美國企業破壞冬奧大局》。
標題的帽子扣的很大,文章內容也很長,說實話,小債(ID:bondreview)看了好幾次才總算看完,伊利官微的這語言表達能力實在是······
鑒于太長了,小債(ID:bondreview)就簡單總結一下:2022年北京冬奧會,伊利獲得北京冬奧會“乳制品”的合作,可口可樂獲得了國際奧委會“飲料”的合作,蒙牛落敗。
但由于蒙牛的大股東是中糧集團,中糧集團又與美國可口可樂之間有資本合作,所以伊利指責蒙牛借用中糧和可口可樂的關系砸錢成為了國際奧委會飲品 “飲料”類別全球“聯合”合作伙伴,還打算三天后宣布蒙牛獲得了“飲料”合作。
不嚴格區分的話,我們確實很容易把乳制品也歸為飲料,如果蒙牛真的這樣取巧宣傳,老百姓(603883)是很有可能認定蒙牛才是冬奧會的合作伙伴,而伊利的巨額贊助費就要打水漂了。
眼看自己的利益受損,伊利就發文怒懟蒙牛,把事情擺在臺面上了。
小債哪邊都不站,商場如戰場,彼此龍爭虎斗的目的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
坦白講,如果伊利以嚴肅認真平和的態度擺事實、擺證據,維護行業健康的市場秩序,大家自然會幫著說話,但現在卻用了很多“丑聞,大局,家國,美國奧委會,為美國企業買單,搞破壞”等字眼,有點拿民族主義煽動情緒的意思喲,已經引起不少網友的反感了。
目前蒙牛還沒有做出回應,但伊利已經自行刪稿了。
這事現在掀起這么大的輿論風波,伊利說國際奧委會有黑幕,說冬奧會有丑聞,事情肯定不會就這樣結束,可能還會有反轉。
這瓜看起來大,摸起來圓,吃起來甜,我們再等等看。
最近接連發生的格力VS奧克斯,格蘭仕VS天貓,餓了么VS美團,伊利VS蒙牛,當然不是因為今年流行怒懟同行。
其實,從這個趨勢看,已經有一些信號了:增長空間已見天花板,蛋糕就這么大了,現在是存量市場博弈,沒辦法,要想好好活下去,只能拼命搶同桌的了。
行業巨頭之間的互掐一定還會持續,未來各個行業都會經歷這樣的“地震”,你猜下一個會是啥?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債市觀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