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險的邊緣試探,暴風金融、水象科技們違規不斷,有的已經夭折。
日前,工信部發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19年第2號)(以下簡稱“通告”)。通告指出,發現18家互聯網企業存在未公示用戶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則、未告知查詢更正信息的渠道、未提供賬號注銷服務等問題,已責令相關企業整改。
據柒財經旗下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了解,在類金融企業中,暴風金融、水象分期等被點名。其中,暴風金融存在的問題是“未公示用戶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則”和“未提供賬號注銷服務”。而水象分期涉及的問題為“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
事實上,根據工信部此前印發的《電信和互聯網行業提升網絡數據安全保護能力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要深化APP違法違規專項治理,持續推進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行動。
《方案》指出,接下來將組織第三方評測機構開展APP安全滾動式評測,對在網絡數據安全和用戶信息保護方面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APP及時進行下架和公開曝光。對基礎電信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采取約談、公開曝光、行政處罰等措施,將處罰結果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或失信名單。
據了解,此次工信部點名的類金融機構包括暴風金融、水象分期、麥芽貸、九秒貸與布丁小貸等。其中,暴風金融的運營主體為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系暴風集團生態企業,于2016年10月組建,并于2017年推出互聯網金融平臺——暴風金融。
據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此前報道,在暴風影音官網與客戶端上,均能看到暴風金融的廣告語以及入口。有媒體稱,這顯示出其CEO馮鑫對新業務寄予厚望,比如暴風影音APP為暴風金融設定了開屏廣告。
早前,暴風金融還存在宣傳不合規的風險,對于一家上線不到一個月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其曾高調宣稱“歷史兌付100%”。此外,暴風金融宣傳的“銀行監管”并沒有得到體現,現在就將銀行監管作為其產品安全保障的賣點有夸大宣傳之嫌。
而對于水象分期(也稱“水象科技”)而言,被質疑“頂風作案”違規收取砍頭息已是家常便飯。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了解到,除了收取“砍頭息”外,水象分期還被用戶質疑存在部分借款變商城優惠券的情況。
億歐在報道中指出,水象分期曾打著“商城優惠券”的名義收取用戶砍頭息。用戶借款2000元,期限為28天,實際到賬1420元,其余的580元被分配為商城優惠券,到期一次性還款2034元,經計算其實際年化利率為564%,超過監管規定15.7倍。
事實上,2017年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下發《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要求各類機構以利率和各種費用形式對借款人收取的綜合資金成本應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間借貸利率的規定,即貸款年化利率不得超過36%。
同時《通知》強調,各類機構不得變相收取滯納金、服務費等,嚴禁砍頭息與暴力催收。據沏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了解,“砍頭息”一直是難被清除的泥淖,借款用戶的借款金額與實際到賬金額的差異卻顯示,“砍頭息”依舊活躍。
資料顯示,水象分期的運營主體包括武漢水象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水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以下統稱“水象科技”)。據了解,該公司董事長兼CEO為陳武。同時,陳武也是水象分期多家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截止目前,水象系產品包括水象優品、水象電子、水象體育、水象游戲與水象影視等。
其中,上海水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帳號主體的公眾號“水象分期”于2019年3月25日發布業務調整公告稱,由于公司業務調整,水象分期于2019年3月21日暫停服務,僅保留用戶還款通道。
而這也意味著,水象分期已成為水象系放棄的第一個產品。但事實商,水象分期的故事不會就此結束。在暫停現金貸業務后,其關聯公司水象科技等開發的產品也的善后處理也屢遭詬病。
據了解,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關于“水象分期”等投訴達到60多例。與此同時,聚投訴平臺上投訴水象分期等存在“砍頭息”、暴力催收等專題屢見不鮮。
綜合來看,用戶多投訴水象分期撤銷征信、收取高額砍頭息等問題。此外,還有多個投訴內容直指“借款變成了優惠券”等引發的系列問題。而水象科技方面表示,其面臨轉型,正在調整階段,“關于消費者反饋的商城優惠券的情況,也會進一步核實。”
但截止目前,各類投訴只多不少。有分析認為,水象分期的“商城優惠券”一方面是為了變相收取“砍頭息”以提高利率。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將現金貸用戶導流至電商平臺。其中,電商平臺即為水象優品等。(文 / 張莫)
來源: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