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獵云網 ID:ilieyun
編譯丨商紂 編輯|輕音
近日,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馬斯克主要推出了三樣東西:
Neuralink N1芯片、基于N1的系統(包括電極和手機軟件)以及他將人類大腦直接與計算機進行連接的計劃。
馬斯克曾在舊金山加州科學院的一次演講中表示,實現大腦與計算機連接這一目標“將需要很長的時間”。
他指出,獲得聯邦政府對植入神經裝置的批準非常困難。但是對動物的測試已經在進行中,一只猴子已經能夠用他的大腦控制電腦。
Neuralink成立于2016年7月,以創建“超高帶寬腦機接口,將人類和計算機進行連接”為己任。該公司在2017年表示,其最初目標是設計大腦接口,以減輕慢性疾病的癥狀。
![]() |
我們大腦中的概念,或者說想法,都需要壓縮成為語言的格式,才能傳達給其他人,而這過程不僅僅需要用語言壓縮概念,還需要把語言解壓概念,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無疑會造成信息的缺失。
Neuralink想要做到的,就是跳過語言的媒介,直接讓人進行概念交流,不用把概念壓縮成其他格式,直接進行無損的交流。
“如果人可以直接將一幅畫發送到其他人的大腦中,而不是使用語言進行描述,那么交流就更容易了,”馬斯克解釋。
![]() |
大腦一般由1000億個神經元構成,它們共同組成了一條信息高速公路。神經元主要包括4個組成部分:神經元胞體(細胞體)、樹突、軸突以及軸突末梢。
在下面這張單神經元的圖里,包含了樹突的神經元胞體是神經元傾聽和接受其他神經元信號的地方。每個神經元可以有數百個這樣的東西。接收到的信號然后會觸發神經元內部所謂的動作電位,就好像電擊一樣。
![]() |
這套溝通系統的運作類似于計算機二進制語言的0和1。神經元要么被動作電位激活,要么就不激活。區別在于我們的大腦會不斷改變其神經連接,從而讓一些神經元能比其他一些神經元更好地與網絡其他部分連接,反之亦然。
這一連接的改變就是我們所謂的學習。
當你學會一些新東西時,大腦中的神經網絡就會在此前并沒有得到多少愛的神經元里建立動作電位,并且在某些情況下生成全新的神經元。
大腦中的神經網絡就是這樣進行溝通的,要想真正理解大腦在做什么,科學家需要對這些信號進行更細致的訪問。
![]() |
但是外界認為,馬斯克的真正目的遠不在此。他經常警告稱,AI的快速發展將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對于人類來說這是一種生存風險。
此次發布會上,馬斯克再一次重申,Neuralink的目標之一就是治療大腦疾病,他說:“我們可以用芯片來解決這個問題。”但他接著說,這一接口還能夠幫助你“保存及增強人類的大腦”,并“創造一個和諧一致的未來”。
![]() |
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找到一種將人類大腦與人工智能進行完美“融合”的方法,最有可能的方法是通過一個2毫米切口在大腦中植入一個微型無線芯片,借此創造出他所稱的“與人工智能的某種共生體”,其目標在于確保一個將AI文明化的未來人類文明。
![]() |
![]() |
“我認為可以肯定的是,你可以用超人的智慧來償還這筆貸款,”他說,“因此,我認為這是一個安全的賭注。”
去年11月,馬斯克在接受喜劇演員兼播客主持人Joe Rogan的采訪時吹噓自己是“人工智能的延伸”,他說:“如果你不能打敗它,那就加入它吧!”
“從長期存在的角度來看,這就像Neuralink的目標一樣,為大腦創造一個高帶寬的接口,這樣我們就可以與人工智能共生,”他說,“因為我們存在帶寬問題,因此人類暫時就是不能通過手指交流,速度太慢了。”
他聲稱,這樣的一個界面將允許“任何想要擁有超人認知能力的人,注意,是任何想要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人們死后,他們將能夠將自己上傳到一個新的單元之中”。
這些雄心勃勃的承諾已經說服了一些重量級人物。Neuralink最近一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D表證券公告披露,該公司已從七位投資者那里籌集了超過3900萬美元,超過了其目標的四分之三。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獵云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