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僅歷時8個月的科創板正式開市。上海市市委書記李強、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上海市市長應勇、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以及25家首批掛牌科創板上市公司代表等出席當日的開市儀式。
2018年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這也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全新板塊即將開始籌備。
隨后,科創板的推進工作一路快馬加鞭。1月23日,中央深改委通過設立上交所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總體方案,此后于3月22日迎來首批獲得受理的9家公司。
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科創板受理企業數量達到149家。自6月27日科創板第一股進行申購,至7月12日,首批上市的25家公司已經全部完成發行申購,參與網上打新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已經突破310萬人。
首批25家掛牌的企業分別是:睿創微納、容百科技、華興源創、虹軟科技、光峰科技、福光股份、安集科技、中微公司、交控科技、新光光電、瀾起科技、天準科技、樂鑫科技、南微醫學、鉑力特、瀚川智能、方邦電子、心脈醫療、天宜上佳、沃爾德、航天宏圖、西部超導、嘉元科技、杭可科技、中國通號。
行業分類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有9家,專用設備制造業有8家,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3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家,通用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各有1家。
作為資本市場發展的里程碑事件,上海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表示,科創板開市是科技創新領域歷史性突破,金融改革開放新路徑,資本市場新征程,科技創新創業新氣象。
儀式上,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致辭時表示,希望上交所把握好科創板的定位,落實好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注冊制度,著力支持有發展潛力、市場認可度高的科創企業。希望科創板公司以上市交易為契機,完善公司治理真實、準確、完整披露信息,嚴守四條底線,以扎實的業績和成長回報股東、回饋社會。
“科創板架起科技與資本的橋梁,真正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發揮改革實驗田作用,為打造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積累經驗。” 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在儀式上表示,上市后公司要更加專注主業和創新,不斷增強核心技術競爭力,更好回報投資者,回報社會,要守住不說假話、不做假賬的底線,不碰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的紅線。
截止發稿,據WIND數據顯示,科創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成交額突破300億元,平均漲幅達160%。(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