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今年AA類券商數量只有10家,分別為國泰君安、海通證券(600837)、華泰證券(601688)、平安證券、招商證券(600999)、中金公司、中信證券(600030)、中信建投、國信證券(002736)以及天風證券。其中國信證券和天風證券是今年新晉AA類券商,均由A類上調為AA類券商。另外,國泰君安和招商證券已經連續12年為AA類券商。
![]() |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評價期內,廣發證券因投行“價格戰”以及對境外子公司管控不到位等違規事項,被監管下達兩次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合計將被扣2分。
重點二:19家券商評價結果上調,中原證券連升5級
數據顯示,今年共有19家券商分類評價被上調,去年有24家券商被上調。
中原證券連升5級,從C級變為BBB,是今年升級幅度最大的券商。中山證券從CCC上升為BBB級,升幅為3級;國海證券(000750)、華林證券、世紀證券、愛建證券分別上調2級,其中華林證券從BB到A,國海證券從B到BBB,世紀證券從C到CCC,愛建證券從CC到B。
![]() |
重點三:28家券商評價結果下調,國融證券連降5級
與去年24家券商評級下調相比,今年遭遇下調評級的公司數量來的更猛烈一些。對比來看,2019券商分類評價共有28家券商被下調評級。
![]() |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下調評級的28家券商中,共有4家去年的AA級券商現身,分別為東方證券、申萬宏源、銀河證券和廣發證券,其中廣發證券下調2級,其余3家下調1級。
從評級底稿來看,今年券商分類評價共有14個加分項指標,覆蓋了“證券公司持續合規狀況、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證券公司市場競爭力”三大評價體系。
分類評價券商扣分項共有9大維度47個小項,與2018年沒有發生變化。各券商需要從資本充足、公司治理與合規管理、全面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安全、客戶權益保護、信息披露、被采取的措施情況、被自律組織采取書面自律措施和紀律處分情況、其他等九大維度去綜合考評公司的扣分項。
而就評級分數激烈競爭程度,在評價期內出現罰單或者風險事件,就可能導致評級下降的結果。在2018年券業低迷之下,下調公司增加也在意料之中。
重點四:分類結果不變的券商有51家
有51家券商2019年分類評價結果未變。其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中金、招商、平安、華泰、海通等8家券商依舊保持AA級別。
![]() |
另外,德邦證券、華金證券、華融證券、民生證券、華龍證券等多家券商保持BBB類評價。
重點五:D類券商又多一家,華信與網信“難兄難弟”
早在2018年分類評價結果中,華信證券由BB級直接降為D級曾引發市場驚嘆。而在今年的評價結果中,華信證券仍維持D類評級,而同享此評級的“難兄難弟”多了一家網信證券。
按照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在評價期內存在挪用客戶資產、違規委托理財、財務信息虛假、惡意規避監管或股東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將公司分類結果下調3個級別;情節嚴重的,將公司分類結果直接認定為D類。D類券商風險管理能力低,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范圍。
華信證券:大股東拖累
在大股東上海華信集團陷入危機后,其旗下金融子公司多被波及,華信證券也不例外。在2018年虧損券商中,華信證券虧損金額排在首位,達84.33億元(母公司口徑)。
據華信證券年報中,因股東方華信集團發生危機,公司業務全面處于暫停狀態。2018年,上海華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0.44億元,同比下降94.66%。
作為一家中小券商,受制于2018年行情,華信證券經營慘淡。從具體業務上來看,上海華信證券2018年投行業務收入463萬元,同比降低95.69%;投資收益虧損1.44億元,同比降低133.51%;經紀業務收入2531萬元,同比增長56.57%;資管業務收入1.12億元,同比降低67.98%。
雪上加霜的是,2018年5月,因在開展資產管理業務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華信證券被上海證監局責令改正并暫停資產管理業務六個月。同年8月,華信證券因風險控制指標低于規定標準,被責令限期改正。
從財務報表來看,2018年華信證券進行了巨額資產計提減值損失。2018年,華信證券營業支出93.29億元,其中計提資產減值損失89.84億元。另外,由于對投資的可收回性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對關聯方和關聯交易無法充分識別,華信證券財報再次遭遇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無法表示意見”。
網信證券:存在重大風險隱患
網信證券2018年的分類評價結果為CCC,已較2017年度下降一級。2019年分類評價考核期內,網信證券的情況繼續惡化。
去年11月20日,由于網信證券集中交易系統發生24分鐘的中斷事件,且存在遲報情形,遼寧證監局對網信證券出具警示函,要求公司加強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完善事件報告機制。
今年3月6日,遼寧證監局對網信證券采取責令改正并定期報告監管措施的決定。由于2018年12月及2019年2月網信證券集中交易系統和綜合賬戶管理系統陸續發生故障,反映出公司信息系統存在重大風險隱患,核心設備老舊、系統運維保障存在不足,導致頻繁發生信息安全事件。
同月,遼寧證監局再次對網信證券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稱公司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的凈資本、風險覆蓋率、資本杠桿率和凈穩定資金率等風險控制指標不符合標準,要求公司在收到決定5個工作日內制定并報送整改計劃,并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整改。
今年5月初,遼寧證監局網站顯示,因公司存在重大風險隱患,即日起向網信證券派出風險監控現場工作組進行專項檢查。隨后,遼寧證監局發布關于網信證券股東方的處罰結果。網信證券股東聯合創業集團被采取限制股東權利措施的監管決定,其違規主要涉及三名自然人未經批準實際控制網信證券5%以上股權,被責令改正。
除去一系列的風險事件外,2018年網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2.44億元,上年同期為2.90億元;實現凈利潤-28.80億元,上年同期為879.22萬元,業績下滑較為明顯。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5月17日表示,近期證監會日常監管發現網信證券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凈資本以及其他風險控制指標已經不符合規定要求,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目前公司的客戶資產安全,員工基本穩定。下一步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監管,督促化解風險。對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依法進行查處。
重點六:分類結果制約業務開展
根據證監會的分類標準,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
按照《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每年進行一次分類評價,2019年度的評級期為2018年5月1日至本年度4月30日。一般而言,經證券公司自評、證監局初審、中國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復核,由中國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證監局、自律組織、證券公司代表等組成的證券公司分類評價專家評審委員會審議確定。
根據規定,ABC三類各級別公司均為正常經營公司,其劃分僅反映公司在行業內合規狀況和風險管理能力的相對水平,D、E類分別為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范圍及被依法采取風險處置措施的公司。主要體現的是證券公司合規管理和風控的整體狀況,其評價結果并不代表監管部門對證券公司資信狀況及等級的評價,監管部門會就評價結果在行政許可、監管資源分配、現場檢查頻率等方面區別對待。
證券公司分類評級在業內被視為一年一度的“大考”,主要因為其結果影響未來業務開展以及面臨的監管尺度,具體影響包括風險控制指標標準、風險資本準備計算比例、監管資源分配、現場檢查、非現場檢查頻率、申請增加業務種類、新設營業網點、發行上市、新業務、新產品試點范圍和推廣順序的依據、繳納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具體比例等方面。
一般來講,評級越低,首先不能先行試點創新業務;其次可能面臨高頻現場檢查的頻率;以及繳納更多的投保基金。
隨著愈來愈多業務規則與分類監管掛鉤,券商分類結果往往備受關注。分類監管推動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強者恒強。評級結果關系著券商業務開展資質,影響證券公司作為公司債主承銷商資質,限定證券公司利用自有資金參與股票質押式回購的規模,決定了券商開展場外期權業務的資格。在分類監管的原則指導下,評級穩定、領先的大型綜合券商具有顯著優勢,與分類評級靠后的中小券商的差距拉大,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強者恒強態勢將進一步延續。
以股票質押業務為例,融資規模取決于分類結果。具體而言,分類評價結果為A類,自有資金融資余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本的150%;若分類評價結果為C類,則不得超過50%。在場外期權方面,并非所有券商都能成為交易商,監管層將證券公司分為一級交易商和二級交易商。一級交易商須最近一年分類評級在A類AA級以上;二級交易商須最近一年分類評級在A類A級以上。
一位券商分析師指出,監管層思路是扶優限劣,同時防范業務風險。資本雄厚、風控管理能力強的券商在分類評級中優勢明顯,能獲得更多業務機會。這就導致行業集中度加劇,頭部券商強者恒強。
重點七:分類結果具體影響哪些業務
一是股權質押業務。按嚴股票質押新規要求,按照分類監管原則對證券公司自有資金參與股票質押回購交易業務融資規模進行控制:
分類評價結果為A,自有資金融資余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本的150%;
分類評價結果為B,自有資金融資余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本的100%;
分類評價結果為C,自有資金融資余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本的50%。
二是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場外期權新規明確將對交易商實行分層管理,證券公司被分為一級交易商和二級交易商,兩者之間交易權限差距巨大。具體如下:
1.證券公司開展場外期權業務,分為一級交易商和二級交易商。
2.最近一年分類評級在A類AA級以上的證券公司,經中國證監會認可,可以成為一級交易商;最近一年分類評級在A類A級以上的證券公司,經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備案,可以成為二級交易商。未能成為交易商的證券公司不得與客戶開展場外期權業務。
3.一級交易商可以在滬深證券交易所開立場內個股對沖交易專用賬戶,直接開展對沖交易。
一級交易商應當根據自身合約設計要求及標的范圍確定是否接受二級交易商的個股對沖交易。一級交易商應當建立公平、公正的個股期權報價機制,不得利用交易優勢地位等進行不正當競爭。
4.二級交易商僅能與一級交易商進行個股對沖交易,不得自行或與一級交易商之外的交易對手開展場內個股對沖交易。
二級交易商應確保其與對手方和一級交易商分別達成的個股期權合約掛鉤標的、合約期限、合約規模、收益結構等交易要素基本保持一致。
三、直接鉤掛新業務申請。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將作為確定新業務、新產品試點范圍和推廣順序的依據。
四、直接鉤掛投保基金上交額。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結果,確定不同級別的證券公司繳納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具體比例。根據2013年證監會“證監會公告〔2013〕22號”通知,保護基金規模在200億以上時,AAA、AA、A、BBB、BB、B、CCC、CC、C、D等10級證券公司,分別按照其營業收入的0.5%、0.75%、1%、1.5%、1.75%、2%、2.5%、2.75%、3%、3.5%的比例繳納保護基金。
券商分類評價一旦降級,相應的投保基金上繳金額增加,這也是真金白銀的損失。
五、直接鉤掛券商債券業務,當前,無論券商自身發債,還是作為投行給企業發債,都與證券公司自身的評級息息相關。自身評級低的,自身發債成本自然就高,作為投行在市場上承攬債券項目優勢就不足。
六、銀行貸款授信。券商信用業務無疑最為賺錢,但信用業務對現金流的要求也非常高,不少證券公司紛紛從銀行獲得一定額度的授信貸款,用以周轉流動性。但如果券商分類評級不高,素以風險管理著稱的銀行,自然“三過你家門而不會入”了。
|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