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茂名濱海新區管委會與廣州港集團簽訂深化港口合作框架協議,這意味著茂名將攜手全球排行前五的港務集團共同開發備受關注的深水大港。“全球排名第五的廣州港集團,是茂名港發展所追求的有理念、有經驗、有實力的伙伴。”茂名市委書記許志暉說。
近年來,茂名不斷發出渴望行業頂級伙伴信號,也收到越來越多的“回音”。2018年,到茂名投資考察的企業超100批次,平均每周2批次;全年引進千萬元以上投資項目超450個,協議投資總額達2269.2億元。
在我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中,茂名被定位為沿海經濟帶,成為東西兩翼產業發展的主陣地。如何通過引進業界頂尖伙伴,來推動新一輪發展?茂名拿出了最大的誠意和最大的努力。
以大港口帶動大產業
驕陽似火的盛夏里,茂名博賀新港區通用碼頭一片繁忙。一字排開的8臺大型門吊向海而立,碼頭工人正在操作機械裝卸萬噸巨輪的貨物。今年3月22日開港的博賀新港區,預計到2030年吞吐量將達到11200萬噸。建設博賀新港區是茂名向海而興作出的重要部署。茂名的設想在于,以大港口帶動大產業,以大產業“引爆”大發展,打造千億級臨港產業集群。如此,深水大港的開發尤其關鍵。
《關于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意見》提出,優化整合全省港口資源,形成以珠三角港口群為主體、粵東和粵西港口群為兩翼的港口發展格局,并以廣州港、深圳港為龍頭打造兩大世界級樞紐港。
茂名迅速邁出重要一步:7月23日,茂名濱海新區管委會與廣州港集團簽訂深化港口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茂名港博賀新港區碼頭基礎設施、物流樞紐設施、港區綜合服務等項目進一步加強合作,努力把博賀新港區打造成為倉儲物流運營中心、海上能源新通道。
事實上,行業領域的頂尖企業也在挑選重要的合作對象。近年來,廣州港集團在建設經營好廣州本轄區港口的同時,也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利用廣州港的品牌優勢和管理經驗,積極參與珠三角和粵東粵西重點城市的港口建設。廣州港集團提出,將以最快的速度培育市場,做大做強茂名港,助力茂名向海而興。
“招商就要找龍頭性、標桿性的企業,此次與茂名簽約的廣州港集團是有實力、有理念、有經驗的‘發展同盟’,將進一步支持茂名市石化產業擴能,保障茂名市及粵西地區能源供應。”茂名市委黨校行政學教研室主任郭柳纖分析認為,茂名重點項目多,需要投入的資金也多,迫切需要與有實力的公司合作發展,助力茂名形成梯度發展、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的產業協作體系。
城市推介“帶足誠意”
10多天前,茂名在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廣東日”期間,相繼舉辦“北京世園會·茂名市投資推介會”和“北京世園會茂名專場活動”。作為廣東省4個重點參與“廣東日”活動的地市之一,茂名期望借助世園會這個世界窗口擴大城市影響力。
帶著十足的誠意,茂名市相關領導在推介茂名時相當“賣力”,重點就現代農業、高新科技、文旅康養、大健康等產業作推介,分管這4個領域的副市長悉數登臺,介紹各領域的背景、優勢、政策。
“茂名具有投資要素成本較低、投資性價比較高、消費市場潛力巨大、營商創業環境較好等明顯優勢。”推介會上,茂名市長袁古潔向企業發出邀請,“茂名將全心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務,讓大家熱心投資、安心經營、順心發展。”
據了解,推介會現場簽約企業達14家,其中不乏粵海集團、海康威視(002415)、普洛斯、綠地集團、中化建等重量級企業。
近年來,不少投資者看到了茂名的發展潛力,一大批央企和知名民企相繼與茂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茂名振興發展注入了嶄新活力。2018年7月,一項投資規模超500億元的產城融合大型文旅綜合開發項目簽約落地茂名,投資方是國內文旅領域的標桿企業華僑城集團。根據規劃,該集團將把茂名南海旅游島打造成廣東省濱海旅游核心區、國家級多元化濱海旅游度假示范區、國際化旅游文化重要窗口。
招商引資“加快速度”
“這是一個跑在‘高速路’上的項目,一座綜合性糧油產業加工基地將以最快的速度成型。”在茂名濱海新區141畝益海嘉里項目工地上,現場負責人說。這個有世界500強企業背景的投資項目,從簽署投資協議到開工建設僅用42天,刷新了茂名招商引資速度。
上述項目是新加坡豐益國際旗下益海嘉里糧油、食品加工基地項目,總投資12億元。在茂名濱海新區規建局,一張已成檔案的《施工許可證辦理推進計劃表》記錄了7個部門在該項目推進上的通力合作,上面標注的審批時間節點、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則成為了這場“沖刺跑”的印證。
“好的營商環境不僅能讓投資商成為‘鐵桿粉絲’,還會讓他們成為茂名招商的‘代言人’,主動介紹他們的朋友、合作伙伴前來投資落戶,引發‘以商引商’的乘法效應。”茂名市商務局副局長楊曦認為。“益海嘉里項目高效推進有示范效應,助推茂名形成招商引資‘強磁場’。”
一連串“加速度”的背后,使得“在茂創業”的基礎更加堅實。為努力打造營商環境高地,去年以來,茂名啟動實施了十大領域54項改革任務。其中,向縣級政府下放行政職權24項,向經濟功能區下放19項,賦予縣級政府和“三大平臺”更大自主權。而在加快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方面,今年茂名將推行并聯審批、聯合評審和投資項目承諾制,確保工程項目總體審批時間壓減到45個工作日。全面推開“最多跑一次”“只進一扇門”辦事模式。
茂名還致力于打造要素成本洼地。與珠三角核心區相比,茂名工業基準地價僅為其2/5;電價比珠三角平均水平低一成左右;用水均價比珠三角平均水平低12%,其中,工業用水價格約比珠三角低兩成。這些投資的比較優勢,成為企業在茂名發展的競爭優勢。
茂名還努力打造創業熱地。目前,茂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僅為43%,低于全國的59.58%,更低于廣東省水平。較低的城鎮化率,意味著更大投資空間。2018年,茂名新增常住人口10.91萬,相當于日增300名茂名人,排廣東第五位,創近年最好水平。恒大、保利、綠地等一批知名城市運營企業競相參與茂名城市建設,正是看中茂名城鎮化發展的潛力。
今年是茂名市建市60周年。過去60年茂名因油而興,未來60年茂名將向海而興。業界頂尖伙伴的紛至沓來,為茂名城市的自我升級打開了新的無限想象空間。
策劃統籌:嚴亮 趙文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