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圖片來自亳州第一中學官網。
報考季剛過,對于大多數考生而言,報考清華北大是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目標,但是一所中學的8名考生卻集體放棄了兩所學校的志愿,或許有些人會發出疑問:這是咋想的?
其實這8名考生的想法很簡單——根據自己興趣和意愿選擇學校。據中安在線等媒體報道,這次放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8名考生都來自安徽亳州第一中學,今年高考成績發榜時,他們的成績全都超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有的學生也已獲得相關錄取承諾,然而最終,這8名學生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專業規劃,報考了其他學校。
一直以來,“高分考生必須報考清華北大”,“分數不夠也要冒險沖一沖"等想法,已然形成社會上一種報考迷思。因此,亳州第一中學這8名學生不約而同放棄清華北大,在不少人眼里或許顯得有些匪夷所思。但其實,只要人們冷靜下來,用不那么功利的眼光,去審視這8名學生看似“不走尋常路”的選擇,或許便可以理解他們放棄清華北大并非瘋狂,而是獨立和理性使然,也反應了時下年輕人對待高考的一種新趨勢。
例如,得到了清華大學降20分錄取、北京大學降5分錄取的優厚待遇的袁梓琪,在高考分數672分的基礎上,再加上優錄加分,成績遠超清華大學的錄取線。然而由于偏愛數學,在剛跨進高中校園時,就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數學專業為理想目標。如今考取了自己偏愛而且視為理想目標的學校和專業,這不也是一種如愿以償嗎?
再者,8名學生放棄清華北大,考取的仍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這類享有盛名的學校。事實上,這些學校的專業質量,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前景,與清華北大也是各有千秋。不唯名校論,而是遵循自己的專業興趣,并對高校之間的學科教學特點有充分了解,這樣的選擇可謂理性,也是為未來負責。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對于這8名學生的獨立和理性,輿論中并不乏贊許。“不要老盯著清北”,“尊重孩子們的選擇”成為網絡中更普遍的聲音。在某種意義上,這或許也表明,不少人在觀念上也正在打破“高分必報北大清華”的迷思,更傾向于尊重學生意愿,報考志愿除了看學校,更注重專業選擇,多元和自主地選擇報考。
在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所高中所表現出的態度——“在尊重學生意愿面前,學校不能為了評比、為了聲譽、為了附和大眾,用感恩母校的方式來‘綁架’學生填報志愿”。
為了評比、聲譽、附和大眾,而“綁架”學生意愿,這無疑是說出了長久以來一些學校熱衷于清華北大的原因。眾所周知,如果這8名考生悉數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對于學校而言,無疑是一份榮耀,或許學校還會因此獲得一些額外的“私利”。因此,有些時候,學校比學生更熱衷于清華北大。
此前就曾發生過學校和老師為了私利,為追求清華北大上線率,完全置學生的興趣、專業選擇及未來人生于不顧,剝奪學生自由填報志愿權利的事件。與之形成鮮明對比,亳州第一中學對待學生報考的態度,無疑是送給學生們最好的“最后一課”,也是對其他學校的一個示范。
說到底,考生獨立自主的選擇都值得被尊重,也祝愿這些有著理性思考和堅定追求的學生,都有一個美好而燦爛的前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