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夜,金融圈震動,中國最頂尖的投行家之一,被市場成為并購女皇的華泰聯合靈魂人物,劉曉丹正式辭職。
官宣:劉曉丹正式作別華泰聯合證券
8月21日晚間,華泰證券(601688)發布公告,控股子公司華泰聯合證券召開股東會進行董事會、監事會換屆選舉工作。
由于個人職業發展原因,劉曉丹女士提請不再參加華泰聯合證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提名。
![]() |
另外,現任總裁江禹接任劉曉丹成為新掌門,聘任馬驍為華泰聯合證券總裁。
據公開信息,江禹畢業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擁有十余年投資銀行工作經驗。2001年至2005年,任華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銀行部高級業務董事;2005年至2006年,任國信證券(002736)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銀行部總經理助理;2006年至2012年,任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2012年起任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資本市場部總經理。
劉曉丹告別信心中縱有萬般不舍,卻無半分遺憾
同日,劉曉丹從西藏發出一封告別信,在解釋離職原因時表示,“想在無限可能的未知世界中探索自己未來的無限可能。在今天選擇結束自己的投行生涯,也是想去圓自己長久以來一個創業的夢想,而且對市場未來趨勢的判斷更是加劇了這種沖動。”
她對華泰聯合團隊充滿不舍和信任,稱“扶上馬,送一程,對于華泰聯合這支羽翼已經豐滿的年輕團隊,放手讓他們自由翱翔才是最負責任的選擇。于我而言,猶如放手自己養大的孩子,心中縱有萬般不舍,卻無半分遺憾——因為年輕即是未來我相信他們勝過相信我自己。”
同時,劉曉丹還感謝華泰證券掌門人周易,稱他為“職業生涯給我最多信任的伯樂和我最默契的戰友,一個無所畏懼孤獨的改革者。”
對于繼任者江禹,劉曉丹也曾評價道:“2011年在華泰聯合最困難的時候,江禹第一個相信了我的忽悠,成為從外面跳槽加盟的MD,跟我一起并肩戰斗了七年,經歷了投行整合改革的全過程,從最終搭建資本市場部到分管債權業務,到年前成為公司總裁全面主管投行業務,步一個腳印,成為投行的新的領軍人物。”
![]() |
與中信證券(600030)、中信建投證券和中金公司并稱“三中一華”
據公開報道,現年47歲的劉曉丹在券業“打拼”已近20余年。
劉曉丹1972年出生,1991年進入北京大學就讀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畢業后曾在北大工作。她于2000年左右加入專注于企業并購的財務顧問公司東方高圣。
后進入漢唐證券工作,2004年8月,因漢唐證券因自營等業務虧空宣布破產,劉曉丹輾轉來到了聯合證券。
之后聯合證券被華泰證券收購,整合成為華泰聯合證券。2012年,劉曉丹升任華泰聯合證券總裁。之后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至今。
劉曉丹也是公認的投行家,華泰聯合的“靈魂人物”,被稱為把專業做到極致的“并購女皇”。
聯合證券原總裁盛希泰曾形容:“劉曉丹是并購行業中院士級的人物,她的業務水準以及操作能力可以代表并購行業的最高水平。”
從2006年開始,劉曉丹就負責聯合證券的并購業務,在2012年升任總裁后,劉曉丹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打破團隊包干的“小山頭”模式,改建行業組和產品組;廢除保薦代表人固定津貼,更注重團隊本身的專業能力;建立ECM資本市場部;激勵機制上打破了線性提成等。
短短七年時間,華泰聯合憑借出色的投行并購能力而躋身第一梯隊。
據Wind統計,2019年上半年華泰聯合擔任財務顧問的并購重組項目交易金額為1110.47億元人民幣,交易數量為14家,交易金額和數量均居市場第一。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華泰聯合證券2014-2018年度證券公司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收入連續五年排名第一。
2018年,華泰證券投行業務在市場總融資規模萎縮時實現逆勢增長:經證監會核準的并購重組交易金額達1104億元,行業排名第一;股權主承銷金額1385億元,行業排名第三。
今年以來,華泰聯合證券的業績表現也依舊亮眼。據華泰證券最新公布的7月財報,子公司華泰聯合證券營業收入3.93億元,同比增338.02%;凈利潤為8599.94萬元,同比增291.72%。
為什么這么厲害?
近年來,中國A股并購市場的冷暖與監管政策變動息息相關。2011至2013年是并購重組和再融資市場的初始發展階段。2014至2016年間則是鼓勵寬松階段,交并購重組委審核的項目數量及規模逐年增長。
有并購人士稱,前期沒有人重視并購市場,都是做IPO和再融資,監管層在并購領域也沒有經驗。劉曉丹卻認準了并購,別人都覺得是苦差事的時候,聯合證券沒有考核,大力拓展市場,做得多了,和監管、和市場都產生良性互動。
2011年,劉曉丹正式主管華泰聯合大投行業務,那一年華泰聯合證券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排名從第11名躍居第3名。隨后,在她的領導下,華泰聯合證券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項目數量和金額不斷攀升,多年來保持在行業前列。
近年來,華泰聯合完成了不少受市場關注的投行項目,其中包括了360私有化、創業板醫療器械第一股邁瑞醫療IPO、藥明康德中概股回歸等知名投行項目。
中國證券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并購案,申萬與宏源的合并也由華泰聯合操刀。其“控股集團+證券子公司”這一獨特的雙層架構設計再度成為首創。
如今,中國投行格局已經確立,分別是:中信證券、華泰聯合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證券。
離開前拿下科創第一股
此次離開之前,劉曉丹在華泰聯合證券還做了幾件大事。
6月14日,華泰證券公告宣布將申請發行GDR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上述發行已經取得證監會和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的批準。這也意味著滬倫通的開通,正在邁入實質性的一步,而華泰證券也將成為首家登陸倫交所的A股券商公司。
![]() |
劉曉丹曾在朋友圈說,一個月內敲完倫敦和紐約交易所的鐘,也算創紀錄了。靜下心想,2015年香港上市募資50億美元,2016年收購Assetmark,2017年啟動A股定增,2018年完成,募資142億人民幣,2018年啟動GDR,2019年完成,募資近17億美元,2019年assetmark 紐交所上市募資3.16億美元。
華泰聯合證券已有10家科創板企業被上交所受理,其中4家企業已成功上市,另有2家企業已問詢,申報及首批上市數量均位居券商前列。值得關注的是,由華泰聯合證券獨家保薦及主承的華興源創,也是科創板首家注冊企業。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
|
長按二維碼向我轉賬
|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基金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