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Costco在上海開設的內地第一家分店,剛剛開業半天就因為人潮洶涌而宣布“被迫停業”。
Costco是干什么的?它是怎么運轉的?為什么連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都驚嘆于它的營銷模式?
那么,雷軍是如何看待Costco的商業模式的。
最近這些年有一家企業給了我巨大的震撼,它就是Costco。這種震撼無法用語言表達。
我第一次去Costco時大約在2011年,同行的朋友一下飛機全都去了Costco。晚上朋友們回來給我展示采購成果:當時某品牌的超大號箱子再加一個大號箱子在Costco的售價為150美金,折合人民幣約為900塊,價格的確非常有優勢。
我當時聽完簡直驚呆了,隨后就去Costco逛,研究Costco的商業模式。后來我跟朋友說,我差不多弄懂Costco了。
Costco商品的價格有多低?
Costco任何一個商品的毛利率基本維持在1%到14%,如果任何一個商品的毛利率超過了14%都需要CEO特別批準。Costco管理人員坦言,自創辦以來,還從沒有一種商品的毛利率超過14%,這一點可能跟企業家和投資界朋友想的非常不一樣。
Costco是控制毛利率的,它的綜合毛利率只有6.5%,美國的一個大型的連鎖超市,只需要6.5%的毛利率就能打平成本,這真是了不起!這意味著你走進任何一家Costco商店里面拿起任一種商品,Costco只賺6.5%。這6.5%就是成本。相比之下,購物網站亞馬遜要賺23%,而Costco只需要6.5%。
這么低的毛利率,Costco是怎么做到的?
賣場入口只剩樣品的奢侈品包陳列臺(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 鄭潔攝 )
第一,Costco只面向美國的中產階級。美國人口有3億,Costco的目標只服務于其中5000萬人。為了能讓這5000萬的目標客戶把口袋里一半的錢都花Costco,它只有精準定位并精心服務于目標客戶群。
第二,Costco商品琳瑯滿目,每樣商品卻只有兩三個品牌。偌大商店里面只有3500種商品,每種商品都是老板親自挑、親自試用過的,因此商品都比較精致。Costco的老板提過一個要求,讓顧客在Costco看了十件商品的時候,至少會對其中一件商品感到驚喜或者驚訝。
所以當顧客去Costco后,不需要糾結于商品價格,不用琢磨它是否好用,直接結賬拿走即可。因為每樣商品都很好,價格也便宜。這不能不說是全球零售業的奇跡,6.5%的毛利率就能打平成本。
低毛利率下,Costco怎么生存?
當然,Costco的管理層也清楚,只有6.5%的毛利率,股東們不會開心。其實在管理中,Costco采用了我們一再談論的互聯網思維,并且在30年前它就用到了。
Costco主要做了兩件事:
第一是信用卡,發行Costco信用卡的利潤占其總利潤的1/3。
第二是會員卡,Costco還有接近70%的利潤來自會員卡。成為Costco會員需要每年繳納60會員費。因為Costco的商品非常好、非常便宜,所以每個人都愿意出這個錢,就像消費一樣自然。
我讀懂Costco的故事后很震撼,我們整天都在想怎么不斷地提高毛利率的時候,是不是進入了一個怪圈?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要想東西賣得便宜,又想真材實料,就是必須得下工夫做全渠道、全產業鏈的整合。只有這個大膽的創新才有機會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疇。
編輯 | 王嘉琦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