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國平安(601318)“平安守護者行動”中的首個“安心校園”在深圳實驗學校光明部正式掛牌、試點啟動。深圳實驗學校光明部將成為“平安守護者行動”中的“安心校園”樣板,貫徹落實《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的指示精神,創新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化治理新模式,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經驗,營造公共安全齊參與的安全氛圍。
全國首個“安心校園”率先在深圳實驗學校光明部試點
據了解,“安心校園”是在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中國平安聯合深圳市志愿服務基金會、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及深圳市公共安全義工聯合會共同發起的公益項目。項目旨在通過國際救護員認證課程、安全知識普及講座、應急疏散演練、覆蓋AED安全設備等措施,打造校園“黃金四分鐘應急”體系,為校園安全撐開堅實的防護傘。
平安種子導師進校園,首個“安心校園”樣本順利打造
活動從當天上午開始,由首批從平安“種子計劃”結業的2位安全導師以及安全義工聯金牌導師聯合開設教職人員AHA持證班。12名深圳實驗學校光明部的教師職工深入學習了急救知識以及成人、兒童和嬰兒的心肺復蘇技能。他們最后都通過了持證班考核,獲得國際救護員證書。
深圳實驗學校光明部教職工接受培訓
下午,則是深圳實驗學校光明部“安心校園”掛牌及AED捐贈儀式。儀式過后,7位平安種子導師們還與安全義工聯金牌導師一起,為學生們開展急救與安全知識培訓講座并進行心肺復蘇演練操作。講座現場還安排了應急逃生疏散演練的環節,讓每位參與的師生能加強對急救技能知識的學習和鞏固,通過實際操作行動,檢驗和提高師生的臨場組織指揮、應急處置技能等應急能力,協助助力學校“黃金四分鐘”應急救護體系的完善。
平安種子導師向師生講授安全知識課程
在此次“安心校園”公益項目中,通過平安種子導師及安全義工聯金牌導師的耐心講解指導與師生合力參與,深圳實驗學校光明部將實現“教師全體持證”、“學生全員普及”、“設備(AED)全面覆蓋”的“黃金四分鐘應急”體系,營造公共安全齊參與的安全氛圍,順利打造了全國首個“安心校園”樣板。
從“安心社區”到“安心校園”, “安心公益圈”樣本試點陸續推向全國
本次深圳實驗學校光明部“安心校園”項目的試點啟動,是繼8月底深圳市梅林一村社區首個“安心社區”啟動后的,又一“安心公益圈”試點樣本活動。
“安心公益圈”是平安守護者行動的四大公益板塊之一,由平安志愿者走進社區、學校、企業,通過建設“安心社區”、“安心校園”、“平安企業”和“平安工程”所搭建的公益生態圈。同時,項目也擬定在年內組織策劃100場應急救援培訓與演練活動,并配置大量的創新防災防損產品,助力學校、企業、工程項目有效應對各類事故和災害。據悉,“安心公益圈”前期已依托平安產險的專業優勢,已在全國開展了近50場安全主題活動,為社會提供防災減災公益服務。
平安相關人士表示,目前行動雖然率先在深圳啟動,但絕不局限在深圳。中國平安希望的是,通過在社區、校園和企業尋找到合適的試點,打磨出可標準化鋪開的安全樣本,再面向全國鋪開,真正扎實、可持續、全面地守護全國人民的每一份平安。
接下來,平安仍將以“平安守護者行動”為支點,積極整合內外部優勢資源,全方位、立體化助力公共安全應急體系的搭建,如“平安互聯”融合人聯網、物聯網、智聯網、AI等技術,以三村暉APP為依托,串聯平安系各子公司APP,建立平安互聯云平臺,并利用產險消防物聯網、安責險風控云平臺、建筑質量風控云平臺等先進風險管理科技系統,幫助企業客戶防火、防盜、防災,實時監測風險、及時預警,降低社會損失。“平安培訓”則是基于中國平安在風控技術及沉淀,聯合權威機構編制一批校園、企業、工程等各場景適用的防災培訓教材手冊,發放目標大眾,提升大眾的防災能力。
關于平安守護者行動
2019年,中國平安著力打造以志愿服務助力安全城市建設平安公益模式, 聯合深圳安全研究院、深圳市公共安全義工聯合會,推出“平安守護者”行動——包含 “種子計劃”、“安心公益圈”(社區、校園、企業)、“平安互聯”、“平安培訓”四大板塊。行動以業務賦能公益為思路,依托平安在金融、健康、科技等方面優勢,普及公共安全知識,并在深圳率先試點開展。行動計劃形成一種可復制的“深圳樣本”、可推行的平安經驗向全國推廣應用,助力“全民共治•平安城市•健康中國”建設發展,弘揚時代新風,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