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超50億美元外資入場的預期之下,9月20日,A股三大股指再度飄紅,下午收盤,滬指再度站上了3000點。
另外,作為最受外資青睞板塊之一的白酒板塊早盤反應激烈。其中,今生緣、迎駕貢酒(603198,股吧)、洋河股份(002304,股吧)等紛紛上漲,貴州茅臺(600519,股吧)的股價也再創新高。
截至收盤,貴州茅臺(600519)上漲1.08%,股價達到1157.42元,總市值1.45萬億元。
在超50億美元外資入場的預期之下,9月20日,A股三大股指再度飄紅,下午收盤,滬指再度站上了3000點。
![]() |
其中,今生緣、迎駕貢酒、洋河股份等紛紛上漲,貴州茅臺的股價也創出了新高。
![]() |
![]() |
此前,貴州茅臺銷售有限公司下發通知,要求經銷商在9月份提前執行四季度剩余計劃和配售指標,確保每天店面“有酒可售”。
有分析人士指出,預計隨著后續公司旺季穩價措施的不斷落實,高端白酒的市場熱度有望繼續維持;且隨著控價、直營等措施對公司銷售的優化,下半年公司業績的確定性有望進一步加強。
白酒整體走勢亮眼
![]() |
下一交易日(9月23日),標普道瓊斯指數將正式以25%的納入因子納入1099只A股標的,富時羅素指數2019年9月的季度調整名單也將同日生效,本次富時羅素將把中國A股的納入因子由5%提升至15%。
機構預計,此舉將為A股帶來51億美元被動增量資金。
9月20日當天,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入148.62億元,創2018年11月以來單日最大凈流入額;本周外資凈流入218.7億元,9月以來已有兩周凈流入額超200億元,本月累計流入超600億元。
而一直以來,白酒都是北上資金交投最為活躍的板塊,年初以來,白酒指數累計漲幅已經超過81.98%。其中8月、9月漲幅上漲7.24%和3.49%。維持著持續上漲的良好趨勢,外資流入穩步提升,板塊表現也遙遙領先整體A股。
其中,貴州茅臺最為白酒領域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近四個交易日一直是北上資金交易最為活躍的前十大個股之一。
資金方面,貴州茅臺近5日交易日主力資金凈流入68363.01萬元,成交額合計212.45億元。
其中,9月20日貴州茅臺主力資金凈流入24251.58萬元,主力凈流入率5.58%。
截至9月19日,融資融券余額為96.69億元,融資買入4.97億元,融資凈買入1.58億元。
川財證券認為,目前高端酒需求較為強勁,預計中秋國慶雙節茅臺放量將使得批價小幅下降,普五批價將隨著茅臺批價的回落而短暫下降,由于目前瀘州老窖(000568,股吧)與五糧液(000858)存在一定價差,采取價格跟隨策略的瀘州老窖批價有希望繼續上挺,白酒行業結構性機會依舊明顯,高端酒仍為確定性最高的板塊。
機構再度上調目標價
![]() |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貴州茅臺股價屢創新高,機構的目標價也不斷“更新”,從去年年底預測的900元一直增長至1250元。
而近日,又有券商將貴州茅臺的目標價從1250元進一步抬升,9月20日,華泰證券的最新研報,將貴州茅臺的目標價定在了1251.60元~1323.12元。
對于這一目標價,華泰證券給出了四點理由,即終端需求旺盛、茅臺酒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公司堅定執行控價穩市政策和增加旺季產品供給量。
(1)茅臺終端需求旺盛,為其全年業績保駕護航:今年“金九銀十”傳統消費旺季,我國白酒行業呈現出量價齊升態勢,貴州茅臺為代表的高端白酒馬太效應凸顯,市場一批價和終端零售價持續提升。
華泰證券認為,茅臺旺盛的終端需求為其全年的業績保駕護航,公司業績或將持續較快增長。
(2)茅臺酒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印證了市場需求的強勁:茅臺優秀的品牌力和獨特的產品力使其長期以來受到消費者的追捧,特別是在傳統的中秋國慶消費旺季,茅臺酒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導致了產品一批價和終端零售價的居高不下。
根據終端調研顯示,目前廣東地區53度500ml飛天茅臺一批價近期維持在2600元左右,市場零售價在2800元左右,顯著高于公司1499元/瓶的建議零售價。茅臺酒價格高企再次印證了終端需求的強勁。
(3)公司堅定執行控價穩市政策,對重點市場進行精準投放:目前市場對高端白酒需求持續高漲,貴州茅臺通過對重點市場進行精準投放,使得茅臺酒直接面對終端消費人群,滿足消費者節日消費需求。根據“茅臺時空”公眾號報道,9月11日和12日,貴州茅臺酒銷售公司通過連鎖會員制倉儲超市Costco上海店,兩天精準投放5噸茅臺酒,讓本地消費者可以以1499元/瓶的價格買到飛天茅臺。
(4)增加旺季產品供給量,公司或將提前執行4季度計劃量:9月18日,根據鳳凰網消息,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下發一則《關于經銷商提前執行四季度剩余計劃和配售指標的通知》,通知要求經銷商在9月份提前執行四季度剩余計劃和配售指標。
華泰證券認為,公司提前執行計劃量意在緩解供需緊張局面以及控制持續上漲的茅臺酒價格。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