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當天下午,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下搜狐要繼續“回歸媒體”,重新擦亮歷史上比較好的品牌,同時,在社交領域持續發力。
回顧互聯網發展歷史 超級競爭力是最大的發展動力
今年是互聯網發展25周年,張朝陽表示:“互聯網提供了一個比較純粹的市場化機會,跟你的資源關系不大,更多是跟你的想法和創新有關。”
他補充道:“當時跟我有關系,我直接宣傳風險投資,把風險投資帶到中國來,風險投資不是給你錢,是對你這個人。你的人品也不錯,你管理的團隊效率很高,最后做一個動作會爆炸的,哪怕有資源的人趕不上你。”
“受市場力量影響占比最高的是互聯網產業,所以才產生了一批像我們這種兩手空空,居然能夠做起來,這是互聯網最大的特點,直到今天具有超級的競爭力。”張朝陽強調,“跟你的原始資源沒關系的超級競爭力依然是中國互聯網成長最大的動力。”
保持初心對產品細節極致追求 互聯網創業公司有機會
當下,中國互聯網創業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對于有一些聲音認為創業存在很多門檻?張朝陽則認為,“當一個企業做大以后,管理者可能就不在第一線了,對用戶細微需求的體會、對產品的熱愛和以及把它做到極致的精神可能會喪失,這便給了新起來的公司一些機會。”
“如果一個企業能夠重新發現自己的話,尤其在中國做消費互聯網,保持初心,保持對產品極致的追求,以及不是單純模仿。只能能夠看到什么樣的需求沒有被滿足長期,專注于細節的這種精神,我覺得這種顛覆是不斷在發生的。”張朝陽表示。
此外,對于當下有些人喜歡把產品歸成類別,并評論說這一類別的模式能不能成功的現象,張朝陽表示反對,他認為“真正好的東西描述不出來它是哪個風口或哪個類別,就是因為做這個團隊能夠特別熱愛這個產品,認真地把用戶的需求仔細地揣摩,同時特別精心地打磨和仔細地做,最后這個產品可能就爆發了”。
搜狐將持續強化媒體標簽 提供內容分發也輸出觀點
對于搜狐未來的發展?張朝陽表示,“互聯網誕生后基本分成資訊側和電子商務側,對資訊側這邊影響重大的方面就是媒體,而且對傳統媒體可以說顛覆性影響,隨后產生了很多新興媒體。這么多年以來,搜狐一直在媒體方面來發展,很多人跟著搜狐一下子成長。搜狐現在重新崛起,我們就要發揮搜狐的競爭力,其中就是回歸媒體,把媒體做好。”
“媒體做好的話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公司在媒體方面,如搜狐新聞、搜狐號、自媒體,以及對自媒體每天信息的產生和分發方面做得更好。另外一方面就是靠活動,比如舉辦大型活動,無論是跑步活動、時尚盛典,還是財經論壇、AI峰會等等,這是公司方面。”張朝陽表示。
2019年,搜狐相繼舉辦了搜狐新聞馬拉松、狐友國民校草、校花大賽以及5G峰會,這些都是搜狐回歸媒體的重要信號。“回歸到搜狐媒體的重要性,不止是內容的分發,還有作為媒體帶來的一種看法、一種價值觀、一種判斷、一種搜狐編輯部和搜狐媒體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這是張朝陽的態度。
同時,在內容分發方面,在搜狐產品體系里面,將AI、機器學習應用最重度的的一個產品就是搜狐新聞客戶端。“在分發上我們已經重度用AI,但在內容制作上堅決制止用AI。做內容和做關系是兩個不同的事情,我們一定特別謹慎,不能越俎代庖。”張朝陽強調。
社交核心價值回歸 狐友APP重新挖掘SNS價值所在
此外,張朝陽在現場大力推薦大家使用狐友APP,在這款主打年輕人社交的移動端社交應用上,用戶可以發布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鏈接在內的多類型個性化內容,并與自己感興趣的人以關注、轉發、評論、聊天、查看動態等多種形式進行互動交流,不斷擴張自己的社交圈。
對于狐友APP的受眾需求,張朝陽認為,“它彌補了陌生人和熟人之間的廣漠的領地,讓人們有一個非常寬松休閑,一個非常良好氛圍的認知過程。”
目前,狐友的人群來源有兩部分,一部分是90后,另外一部分是70后。張朝陽解釋道:“90后對新產品特別敏感,他們發現狐友能夠滿足他們一些需求。還有一批70后,當年搜狐博客和搜狐微博做得不錯。現在大家有點像甲殼蟲樂隊老歌唱手又回歸的感覺,這批人又回歸了。”
對于搜狐來說,狐友作為連接搜狐業務的社交價值鏈條意義非凡。一方面,基于社交強關聯屬性可以大幅縮減獲客成本,另一方面,狐友作為承載搜狐業務的社交平臺,也促使搜狐業務的整體協同效應。
此外,隨著年輕人群主力的微妙變化則是新SNS誕生的歷史機遇,隨著00后逐漸邁入成年,追求個性化與更加純粹的社交需求成為重新發現SNS社交價值的意義所在,搜狐此時推出狐友,讓社交產品回歸社交本質,在SNS社交核心價值的強關聯作用下,構建搜狐社交價值鏈條。“搜狐奇正相合,正就是搜狐新聞客戶端、手機搜狐網這些媒體資產等,奇就是出奇兵,狐友就是我們的奇兵,是社交網絡。”張朝陽表示。
人生要盡自己的本分 當一個好的管理者是一種基本價值觀
現場還有媒體再次問到張朝陽的作息。此前網上盛傳《“張朝陽的一天”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描述張朝陽每天零點入睡,4點半起床,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張朝陽回應:“那時候剛開始嘗試分段睡眠法,現在已經比較成熟了,睡眠比較穩定,每天少于4小時,很早就到公司,現在更投入,使得公司的各個部門我都沖在第一線。”
此外,張朝陽也談到個人的變化,他認為自己更加成熟,更知道人生這輩子要做什么,“人生要盡自己的本分,當年我可能享受當一個名人的感覺,現在完成我人生基本的本分,我想當一個好的管理者,打造一個好的公司,這樣一種基本的價值觀。”張朝陽總結道。
最后,張朝陽還以他對《追尋人生的意義》這本書的感悟強調了他所堅持的價值觀,“人生在這個世界上三重意義,首先創造一個東西的意義,以及熱愛一個東西的意義,和第三個受苦的意義。”張朝陽介紹,“每個人一定要活出一個說法來,追求榮華富貴和成王敗寇這個價值觀稍微低了一點,有時候不一定榮華富貴,你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你覺得無愧于我們這個生靈,你把它發揮讓它存在帶來無論對他人還是對社會還是對你個人的實現某種存在感,這是很有意義的。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