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昂貴奢侈品并購交易剛剛達成!
據CNBC報道,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宣布將以每股135美元,總價162億美元(約1134億元)的價格收購美國高級珠寶品牌Tiffany。
![]() |
伯納德成為全球第二大首富
至此,這筆交易成為LVMH集團歷史上最昂貴的一筆收購,遠高于 2017年拿下Dior所支付的70億美元。
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二大公司并購案。
受交易達成的消息影響,LVMH盤前大漲2.16%,報404.40歐元。
![]() |
根據福布斯Real-Time Billionaires,LVMH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BernardArnault(伯納德·阿諾特)個人資產凈值增至1069億美元,超過比爾·蓋茨,成為全球第二大首富。
![]() |
Tiffany盤前大漲6%
在LVMH股價上漲的同時,Tiffany 美股盤前也漲逾6%,報133.2美元。
![]() |
![]() |
Tiffany的股價也一度走弱。
截止至紐約時間上周五,即11月22日,Tiffany收盤價格報每股125.51美元。
經歷了數周的協商談判,最終達成的收購價格比伯納德·阿諾特最早提出的報價要高出大約6億美元。
Tiffany香港業務疲軟讓LVMH有機可趁
據CNBC報道,香港一直是中國大陸游客購買奢侈品的天堂,由于長達4個月的香港暴亂,讓前往香港的中國游客驟降。
旅游消費的下滑,讓香港的門店銷售出現了大于預期的下跌。
根據Tiffany2019第二季度報告顯示,Tiffany亞太地區的銷售收入下降1%,可比門店銷售減少670萬美元,下降3%。
![]() |
同時,中美貿易摩擦讓中國赴美游客下降,美國本土的門店銷售也有所下降。
![]() |
頂級奢侈品集團之間的較量
雖然Tiffany今年的業績不怎樣,但是這家183年的奢侈珠寶品牌在其年輕化策略奏效后,在去年錄得創紀錄的業績,全年品牌銷售額錄得7%的增長,達到創紀錄的44億美元。
不僅銷售大漲,Tiffany的凈利潤大漲58%至5.86億美元,毛利率從上一年的62.6%上升到63.3%。
西邊不亮,東邊亮的Tiffany在中國大陸的門店銷售在今年前7個月還獲得兩位數的增長。
![]() |
一切都在蒸蒸日上的Tiffany為何會被LVMH看上呢?
分析師認為,盡管LVMH旗下雖然已擁有寶格麗、FRED等珠寶品牌,但相較于競爭對手歷峰集團旗下的卡地亞、梵克雅寶以及開云集團旗下的寶詩龍、Qeelin和Pallemato等仍有一定差距。
在LVMH集團整體業務中,高端珠寶的利潤持著高增長勢頭,但對業績的貢獻屈指可數。
根據,LVMH集團2018年財報顯示,珠寶腕表業務2018年營收41.2億歐元,占集團總營收的9%。
但值得注意的是,該業務部門卻為LVMH集團創造了7.03億歐元的經營利潤,增幅高達37%,在所有部門中增速最快。
在LVMH集團近期發布的2019年三季度財報中,珠寶腕表在截至9月30日的前9個月營收32.6億歐元,有機增長4%。
而相比競爭對手,珠寶業務的貢獻度就小多了。
以歷峰集團為例,該集團旗下同樣涵蓋三大珠寶品牌:Cartier卡地亞、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以及剛剛收購來的米蘭珠寶品牌Buccellati布契拉提。
![]() |
由于布契拉提是今年9月收購的,這意味著僅卡地亞和梵克雅寶兩大品牌創造的價值就超過了LVMH集團珠寶腕表的總和,可見,在珠寶業務的體量上,LVMH集團和歷峰集團還不可同日而語。
顯而易見,珠寶已經成為奢侈品市場表現最好的領域之一。
根據貝恩咨詢一項研究顯示,2018年全球珠寶市場規模達180億歐元,同比增長7%。這一增速已經超過了奢侈品箱包和配飾市場,二者在2018年的增長分別為5%和-1%。任何奢侈品集團都明白,他們已經無法繼續仰賴箱包和配飾產品來創收了。
作為奢侈品行業類的“頭號玩家”,阿諾特顯然無法容忍LVMH集團落后于硬奢領域。
收購Tiffany顯然能夠扭轉集團在硬奢市場的落后局面。分析師分析,一旦完成對Tiffany的收購,LVMH集團在珠寶領域的市場份額和利潤都將很可能翻倍。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基金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