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琦報道
近日,有媒體報道,湖北省浠水縣警方歷經8個月,輾轉9個省市破獲了一起特大侵權案并關停500個影視網站的消息引起關注,盜版影視網站用“野火燒不盡”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目前院線電影的盜版傳播渠道多樣化,有視頻平臺、網盤、搜索引擎、電商、社交網絡、BT網絡、小網站等。2018年,監測了上百部的院線電影,重點的86部電影的侵權鏈接達到了38.42萬條,造成各方損失約59.38億元。2019年春節檔8部影片累計監測盜版侵權鏈接5.1萬條,較去年同期的7.3萬條降低30.1%。
記者調查發現,一個盜版網站從無到有,并不是很復雜的一件事情,低犯罪成本高收益,使得不少人不斷踏進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之路。然而影視盜版市場遠比人們想象的更大,不僅僅是盜版影視數量上的駭人聽聞,還是被關停的網站隨時可能“春風吹又生”。
盜版影視屢禁不止
在業內人士看來,之所以會有源源不斷的盜版影視網站出現,與侵權者可借此獲得高額收益密不可分。盡管盜版影視網站侵權,但基于人們對盜版資源的趨之若鶩,網站運營起來后便會實現較高的流量,此時便會有廣告商來接洽,主要是競猜足球、百家樂、老虎機等賭博類廣告,同時也有一些游戲廣告、辦理移民廣告等。
盜版影視屢禁不止,打擊盜版影視到底難在了哪?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虎律師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人們知識產權意識低,盜版影視有廣闊的市場。很多人不具有知識產權意識,觀看影片往往不是通過正規途徑觀看,很多時候通過正規途徑觀看影片需要花錢購買單片或者買會員,而很多盜版影視卻是免費的或者價格極低,這也客觀上造成了盜版影視具有一定的市場。
其次,片方維權具有一定的難度。打官司一般情況下奉行“誰主張,誰舉證”因此導致片方在舉證上具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具體損失上的舉證難。在當今網絡傳播之下,損失對維權一方來說還極難去評估界定,更無法精準舉證因旁人使用盜版資源而造成了多大的票房損失。而盜版者只要自己主動注銷網站、刪除相關數據,就能給維權一方造成很大的取證困難。而且一般來說訴訟周期往往較長,更不利于片方知識產權的維護。
再次,盜版侵權的成本低,利潤大。因權利人具體損失往往難以確定,所以依據《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趙虎律師表示,最后技術的不斷發展便利了影視的盜版侵權,加大了懲處難度。以前的盜版更多表現為盜版光碟等,這種實物容易查處,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新的盜版技術也應運而生,例如利用網絡網盤、在國外架設服務器等方式,加大了影視盜版的懲處難度。
網站成盜版影視戰場
據相關人員介紹,我國影視劇市場盜播事件常有發生,網站似乎成為了主要陣地。而盜版資源已經形成了十分成熟的產業鏈。
近年來,優酷、騰訊、愛奇藝3家主力視頻網站的熱門影片,成為盜版關注的首要目標,因為網站的其余服務可以快速變現,所以網站成為了盜版影視的主要戰場。
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影視盜版產業已經形成了從上游拷貝片源到下游分發的完整產業鏈。每個環節有分工,有專門獲取視頻的部門,還有技術、銷售及推廣等部門。技術部負責破解片方的各種加密手段,并重新加密傳到網盤,對視頻進行壓縮或加工,比如添加廣告等等。
業內人士吳冠勇分析稱,盜版的盈利模式分三塊:一個是直接售賣資源,第二個是貼片廣告,第三個是播放器網頁中的廣告。網友反映,此次春節檔的盜版影片中總會時不時飄過澳門某賭場的廣告彈幕,還有一些網絡游戲廣告。
據了解,早在2017年,熱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尚未播放的內容(包括大結局),早已標注著“送審樣片”字樣在網上瘋轉,據業內人士粗略估計,各平臺損失總計超過5億元人民幣。
不僅如此,就在今年春節檔熱播的《流浪地球》《飛馳人生》等熱播的院線電影,僅僅上映不久后就已經在網絡上出現了大規模盜版鏈接以及高清槍版,給片方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這些都是得益于互聯網的飛速發展。
趙虎律師表示,技術的發展具有兩面性,既方便維權,也便利了侵權盜版。如很多人會通過利用百度網盤鏈接、后臺破解影視平臺VIP會員等方式實施盜版侵權的行為。這種盜版侵權行為往往更加隱蔽,更加不容易被察覺,使得盜版行為人更容易實施盜版侵權行為。
事實上,不僅僅是我國在影視上遭遇著盜版產業的侵害,國外的影視也正在面臨著此類問題。例如,國外盜版影視組織The Scene從Netflix和Amazon Prime Video這些流媒體上盜取內容進行傳播與盈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徐先生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表示,現在的盜版產業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盜版商雇傭人在電影院,電影放映時進行偷錄然后上傳到相關盜版影視網站,這種也被稱為“槍版”(CAM版),但是效果極差;另一種是從主流的視頻網站進行盜取電影與電視劇,但需要更高的技術含量。據了解,像Netflix這些流媒體網站一般都采用了一種叫做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的數字內容版權保護技術,最常用也最難破解的一種DRM技術,但一般的黑客只能破解Widevine L3的保護級別,得到的只是粒狀低質量視頻和低保真音頻,而高清視頻和音頻所在的L2和L1流的加密級別則要高得多。
記者發現,一般的黑客都可以破解低級加密文件,而且破解的速度也很快,一般只要幾分鐘就能把一部1080P的電影破解完,破解后的版本通常比原始文件小30%左右。
盜版影視的出現以及日漸猖獗,令版權方的權益及經濟遭受了極大損失。因此現階段政府以及行業從業者也紛紛行動起來,試圖遏制這一行為。
影視產權保護刻不容緩
高收益低成本導致盜版影視屢禁不止,在打擊盜版的道路上,政府和相關從業者不遺余力,但顯然效果還是不夠。
徐先生表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搭建一個盜版網站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從無到有也僅需一天的時間。何況大部分盜版網站還會事先建立備用站點,一旦出現問題即可無限接連上備用站點。
中國版權協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6日,春節檔8部影片高清版侵權鏈接389萬條,點擊播放總量約82882萬人次,初步預估票房損失和正片視頻平臺損失約7.87億元。
據中國知識產權報報道,我國高度重視電影產業以及與電影相關產業的版權保護工作。在立法方面,我國正在進行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工作,在修訂工作中,我國對包括電影作品在內的視聽作品予以更明確的法律規定,而2017年3月實施的電影產業促進法也進一步規定了有關版權保護的內容。在執法方面,加大相關的保護力度,比如從2005年開始國家版權局連續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的“劍網行動”,一直將影視領域作為整治的重點之一。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局局長于慈珂介紹,國家版權局已連續15年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的“劍網”專項行動,一直將影視版權的秩序作為重點整治的目標。同時,國家版權局還實施了網絡視頻的重點監管、點播影院的專項整治、影視作品保護預警等措施,為電影市場蓬勃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對于打擊盜版,各大視頻網站與傳統影視行業是一樣的不遺余力,但效果顯然還不夠明顯。在政府部門日益重視打擊盜版的良好局面下,如果能將打擊盜版的重視程度,提升到打擊院線電影盜版的高度,拿起法律武器對制作盜版的不法分子進行有效的制裁,是遏制盜版越演越烈的最直接的手段。而作為受害者的視頻網站,應該積極配合執法部門收集相關證據,提供關于盜版者的有價值線索,做到精準打擊、有效打擊。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局國際處處長胡萍此前就表示,中國電影(600977,股吧)版權保護起步較晚,基礎較差,公眾版權意識薄弱,一些消費者習慣于從互聯網上免費下載影片觀看。而互聯網和新技術的發展,增加了電影版權保護的難度,比如獲取證據難度加大。
從法律角度來看,趙虎律師表示,在當今網絡侵權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權利人具體損失、侵權人具體獲利往往難以確定。因此依據《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法院在這種情況下最多只能判50萬的賠償。但現實的情況是,很多法院判決的賠償往往過于偏低,不利于權利人權利的保護,也挫傷了片方繼續投資電影的積極性。基于此很有必要在法律上提高相應的賠償額度,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在法律上使得盜版人不敢再犯。現在的共識是可以將賠償數額提升到100萬,對于兩次以上故意侵犯著作權或者相關權的,還可以處以一至三倍的賠償數額。
除了以上方面,有業內人士還表示,提升觀眾的體驗可能更加有文章可做。在視頻會員價格對于一般觀眾并不高的情況下,仍有大量的網民選擇采用盜版非常規的方式來觀看影片,說明在這些網民心中,這樣低廉的價格還是達不到他們的預期。假設如果視頻網站的內容達到他們的心理預期,相信掏出真金白銀的人不在少數。
(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公眾號編輯。)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產經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