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長沙,又出手了!12月11日,長沙市發改委網站發布《關于明確我市成本法監制商品住房價格構成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進一步加強商品住房價格管理,明確價格由“成本+利潤+稅金”三部分組成,規定平均利潤率為6%-8%。
針對外界對長沙樓市政策“更嚴”或“放松”的說法,據財聯社報道,當地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長沙市樓市政策并未有新的變化。”昨日通知出臺,是對2017年《長沙市限價商品住房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兩年有效期滿后相關政策的延續,且僅適用于成本法監制商品住房。
|
12月11日,長沙市發布《關于明確我市成本法監制商品住房價格構成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通知明確,商品住房價格由成本加利潤、加稅金構成。其中商品房成本構成共包括8項,分別是樓面地價、前期工程費、房屋建筑安裝工程費、小區內公共基礎設施及附屬公共配套設施費、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基金。
![]() |
《通知》要求,5類費用不得計入商品房價格,包括住宅小區內經營性設施的建設費用,開發經營企業留用的辦公用房、經營用房的建筑安裝費用及應分攤的各種費用,各種與商品住房開發經營無關的集資、贊助、捐贈和其他費用,各種賠償金、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款,按規定已經減免及其他不應計入價格的費用。
![]() |
2017年發布的《長沙市限價商品住房價格管理暫行辦法》顯示,限價商品住房價格由成本加利潤加稅金構成,平均利潤率為6%-8%。
![]() |
同年,《三亞市限價商品住房管理暫行辦法》發布,對限價商品房的建設模式、購房資格、監督管理等作出明確規定,并要求限價商品房利潤率不超過建設成本的6%。
![]() |
2019年年底,長沙房價均價僅為1萬元左右,中心城區高價樓盤也僅有1.5-2萬元。這個房價,不僅遠低于同處中部的其他省會城市,甚至還不及一些東部地區的三四線城市,堪稱房價洼地。
![]() |
橫向對比來看,同處中部的武漢均價1.7萬元,合肥均價1.43萬元,鄭州均價1.38萬元,南昌1.22萬元,而南昌的經濟規模僅為長沙一半。
長沙房價收入比在全國50城中“墊底”單看房價可能還不夠,再看房價收入比,更能看出長沙的房價與其他城市的差距,長沙的房價收入比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基本處于墊底位置,房價收入比處于合理區間之內。
![]() |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前三季度,長沙GDP實際增速8.3%,超過北上廣深寧杭等一眾城市,在全國GDP25強城市中位居前列。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報告》顯示,長沙以6.4的房價收入比“吊車尾”,同時在50個城市中也是唯一一個低于7的城市。
數值越小,意味著買房越容易。
政策方面,為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貫徹”房住不炒“的中央精神,長沙可謂“嚴防死守”,2017年“318”“520”“923”系統調控政策輪番出臺;2018年長沙出臺“625反炒房”“湘十一條”等措施,從限購、限售、限貸全方位調控,這也被譽為全國最嚴厲的樓市調控新政。
“長沙房價較低,在同類城市中處于較低水平,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碼。”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說,“限地價、限房價”等系列措施,雖然從短期來看影響了財政收入,是一種“劣勢”,但從長期來看抑制住了房價的非理性上漲,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有裨益。
今年10月,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年秋季中國雇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顯示,長沙秋季求職期平均月薪達8037元。白領一個月工資已接近一平米房價。
|
中銀國際證券研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地產板塊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9.2%和9%,分別較2019年上半年收窄1.2個百分點和3.3個百分點。利潤率方面,板塊總體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35.6%和10.3%,分別較2019年上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
長沙此次發布的《通知》規定商品房項目平均利潤率為6%-8%,低于2019年前三季度行業整體10.3%的利潤率。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6%-8%的利潤率不算低,如果能保證這個利潤率,對房企而言是可以接受的。2019年以來,長沙地區出讓的地塊基本以限價地塊為主,項目本身利潤有限。
此次出臺的6%-8%的利潤率是上限,不排除不少項目會和北京地區的限競房一樣陷入微利或虧損境地。
限定利潤率的做法,被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是穩定房地產價格的一招,可以讓房地產開發商在定價環節就趨于理性。
但也有人認為,商品房住宅限制利潤,項目建設情況不一,如何落地執行也值得深化。“主要會影響以前開發商拿的地,因為此前土地成本低。”張大偉說。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限制利潤的做法,有助于防范房企隨意虛高報價、過度追求利潤等。對于一些類似財務和營銷等費用過高的企業而言,利潤自然難以做高。這會鞭策房企積極進行科學的項目投資和操盤。
|
長沙的強力反炒房,同樣引發了一些質疑。這里有兩種代表性的觀點:一種是,有人說,長沙的強力反炒房,固然將房價控制在合理水平,但也帶來一系列負面效果。比如限價導致開發商偷工減料,混凝土問題、精裝修問題層出不窮。
問題在于,即便沒了限價,開發商偷工減料的行為還少嗎?一些早已突破限價的城市,精裝修維權難道不是屢見不鮮?可見,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是否限價,而在于監管是否到位。
在利益面前,就是再高的利潤率,都擋不住某些開發商手腳。另一種是,長沙的反炒房之戰,讓本地居民錯失了房價上漲帶來的財富增值機會,與其他城市將會拉開巨大差距。
這種觀點也是有問題。反炒房最利好的恰恰是本地剛需,讓本地居民無需再為高房價煩擾,至于財富增值機會,受損的恐怕只是個別的炒房者。
至于說財富差距,短期來看,長沙房地產的“市值”固然低于一些二線省會,但有些城市的高房價本身就存在巨大泡沫,所謂的財富只是紙面財富,本身就難以持續,一旦出現回調,影響不是一般嚴重。
長期來看,所有城市的房地產市值都要回歸到基本面。長沙也不例外,只要經濟穩步增長、人口持續流入、房價收入比控制在合理水平,長沙的房價也會溫和上行。
長沙做出這一系列動作,無疑需要勇氣。而社會的掌聲,無疑就是最好的鼓勵。希望長沙能堅持到底。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全景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