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月16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9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說,雙11購物節對網上零售拉動明顯,前11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76032億元,增長19.7%,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4%,比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
付凌暉說,同時也要看到新消費業態對于增長的帶動作用,要看到消費領域新的特點。例如,消費升級在持續,化妝品、娛樂用品等類別消費增長較快。我國消費前景非常廣闊,居民收入進一步增長,消費能力在增強。
(天貓雙11當天成交總額達到2684億,新消費潛力巨大。)
阿里研究院透露,12月18日,阿里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動態競爭與創新戰略研究中心、中關村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聯盟、阿里云研究中心將聯合發布《重構增長力量——2019企業數智化轉型發展報告》。報告指出,“2008年中國商品零售額僅相當于美國的一半左右,2019年中國這一數字預計將首次超過美國。此外,中國人均 GDP 已接近10000美元,內需潛力意味著品牌增長的巨大機遇。”
如今,受益于中國超大市場規模帶來的發展紅利,國內外企業都將中國作為商業創新的首選之地,中國的消費潛力正在促進供給側的轉型升級。報告指出,新環境下的新機會,并不必然屬于所有企業。只有成功擁抱和實現數智化的企業,才能實現新一輪可持續增長。
(圖1、2019年中國社零總額或將超越美國)
報告對157家全面推進數智化轉型的領軍企業進行調研發現,數字技術驅動的消費者運營是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核心,正在推動企業實現新增長。與跟隨企業相比,數智化水平同樣提升 10%,領先企業的營收增速、凈利潤率分別是跟隨企業的 1.58 倍和2 倍。埃森哲在2018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也印證了這個結論,2018年僅有7%的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而這些轉型較快的企業,營收增長率是其他企業的5.5倍,銷售利潤率是2.4倍。
這種超速增長描繪了商業領域的全新景觀:新銳品牌加速涌現,大型公司加速轉型,中國企業在優勢領域彎道超車。這背后是數智化轉型給企業帶來的新增長機遇。
2019年1月11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商業操作系統,將沉淀20年的數字化能力向社會輸出,幫助所有企業共同走向數字經濟時代。九陽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領先行業的增長,降本增效成果顯著。財報數據顯示,九陽2019上半年營收41.87億元,同比增長15.04%,凈利潤4.06億元,同比增長9.72%,皆創成立以來之最。與菜鳥合作的智慧供應鏈項目幫助九陽一年節省1000萬元以上,九陽供應鏈負責人表示:“預計這個項目可以讓九陽釋放出1個億的資金,讓公司更加專注產品。”
在眾多企業各具特色的新增長案例中,報告發現了一套“通行準則”——企業增長的動力來自于四個核心要素,即消費者資產、產品力、組織力、數智力。在“數據+算力+算法”定義的新世界,數智力令三要素疊加帶來指數級增長,是未來企業增長的新密碼。
(圖2、數智化轉型領先企業實現超行業平均水平的高速增長)
報告發現,2019 年世界 500 強的平均利潤為 43 億美元,中國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是 35 億美元。入榜的中國企業(不計臺灣地區)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 9.9%,低于全球平均的 12.1%。在市場需求升級、產業結構升級等條件下,中國企業必將轉型為以消費者運營為核心、精準高效決策的高質量發展新模式。數智化正是助力企業完成這一轉型的核心引擎。
在強調“流量”的時代,服務好消費者,服務好一個個具體的人,正是新商業文明的特征。報告指出,歷史上還沒有一家公司能把“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變為一種可運營的商業現實。如今,正是由于中國獨特的“技術 - 商業”生態體系,在規模和豐富性上已足以支撐起這樣的商業現實。這使國內外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數智化轉型探索,擁有了全球普適性價值。
在商業操作系統驅動企業新增長的背后,是中國的消費互聯網紅利遠沒有結束,內需潛力釋放才剛剛開始。在消費端數字化程度高于供給端的前提下,產業端也迎來數字化的巨大機遇。企業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數智化轉型,將推動中國市場消費和產業雙升級,也令toB和toC雙輪驅動的平臺成為引領全球商業創新的高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