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日韩一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亚洲日韩高清无码,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我已授權

注冊

《滅火》:伯南克等美經濟核心成員披露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

2019-12-18 11:39:18 和訊網 

   金融浩劫很少發生。通常,金融市場是因為自身混亂而引火燒身的。市場自發調整,公司開始倒閉,但勢態一如既往。有時候,金融危機的火勢過猛,以至于政策制定者不得不出面 “滅火”。他們會為企業發放貸款,以提供企業所需要的流動性資金,或者通過一種安全的方式幫助危機中的企業平穩著陸,不過勢態依然可能繼續。金融危機極少會走到失控的邊緣,乃至險些摧毀金融體系及其他經濟部門,對經濟體造成極大的破壞和損失。這種情況在美國大蕭條時期發生過,此后75 年內沒再發生。

  但是到了2008 年,同樣的情景再次出現。美國政府—— 連續兩任總統、國會、美聯儲、財政部以及在政府各個機構工作的無數公職人員——不得不應對幾代人以來最為嚴重的金融危機。當時,我們三個人肩負重任——我,時任美聯儲主 席本·伯南克亨利·保爾森,布什總統任期內擔任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布什總統任期內擔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奧巴馬總統任期內擔任財政部長。我們推動美國與其他 國家制定了應對危機的策略,這場危機劇烈沖擊了全球信貸市場,破壞了國際金融體系,并使美國經濟陷入了20 世紀 30 年代等待救濟的民眾排起長隊、城中棚戶成堆的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

  在美聯儲、財政部及其他部門的同事們的全力配合下,我們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規緊急干預手段,對重要企業進行不斷升級的常規和非常規政府救助,以及對重要信貸市場提供政府支持。當危機蔓延的時候,我們說服國會賦予我們更加強有力的制定政策的權力來應對危機,包括授權直接對私營金融機構注資數百億美元。我們與美國乃至全世界具有獻身精神的優秀公職團隊并肩戰斗,最終在信貸渠道被凍結和資產價值暴跌可能會將更大范圍的經濟拖入第二次大蕭條之前,有效地穩住了金融系統。即便如此,經濟依然遭受了重大打擊,所以需要運用前所未有的貨幣政策工具和財政刺激手段來幫助經濟復蘇。

  這是一次可載于史冊的金融恐慌,讓人想起數百年來困擾金融業的擠兌與危機。過往的長期經驗告訴我們,金融恐慌造成的危害絕不會止步于金融業本身,盡管阻止這種恐慌往往需 要扶持金融部門。那些并非銀行家或者投資者的美國人依然需要依賴有效的信貸系統去購買汽車與住房、支付大學學費、發展事業。破壞信貸體系的金融危機可能造成嚴峻的經濟衰退,這種衰退既會傷害普通家庭,也會波及金融精英。如今,大部分美國公眾都記得政府對華爾街的救助是一種干預手段,但我 們的目標始終是保護主體免受金融崩潰后果的傷害。控制因金融危機所導致的經濟損失的唯一方法是把火撲滅,盡管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不得不幫助一些制造危機的人。

  十年后,我們認為回顧危機是如何爆發的,同時思考一下可能有助于減少未來危機損害的經驗教訓將是十分有益的。我們三個人都已經寫過關于我們在2008 年金融危機中的經歷的 回憶錄,但我們想在處理金融危機的理論和實踐層面,談談我們共同做的事情以及我們共同學到的東西。我們有著截然不同的背景和個人特質,在危機爆發之前我們彼此也并不了解。我們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找到了實現有效合作的途徑,我們也一致認為有些基本規律可以用于金融危機的化解。金融危機再次爆發的部分原因是,我們已經將它遺忘,我們再次把它記錄下來是為了向大家傳遞從過往經歷中總結出來的一些重要的經驗教訓,希望這些經驗教訓可以讓大家保持新鮮的記憶,并在未來幫助危機化解者保護經濟免受金融危機的破壞。

  為什么會發生這場危機?為什么危機會具有如此大的破壞性呢?

  2008年金融危機是一次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恐慌,由抵押貸款信心危機引發,并蔓延至金融體系。正如危機通常所表現的那樣,信貸繁榮起到了主要的推動作用,許多家庭與金融機構一樣成為危險的過度杠桿者,它們自身已是債務纏身。這種風險的加劇有兩個原因:一是大量風險已經轉移到那些在傳統 銀行體系約束和保護之外運作的金融機構;二是如此多的杠桿 是以不穩定的短期融資形式出現的,而這些資金可能會在危機 初見端倪時蕩然無存。這些弱點被美國割據化的金融監管行政機構放任自流,包含金融機構、政府部門以及監管措施在內的 混雜體幾十年來都沒能跟上市場的實際變化,以及金融快速創 新的步伐。其中一項創新是資產證券化,華爾街用來將抵押貸 款分割成現代金融中無處不在的復雜金融產品的機制,證券化 將人們對潛在抵押貸款風險的恐慌轉化為對整個體系穩定性的 恐慌。

  在金融體系表現得異常穩定的時候,這些問題在繁榮期似乎并不緊迫,傳統觀點認為房價將無限期地持續上漲,華爾街、華盛頓和學術界的許多人認為嚴重的金融危機只是過去發 生的事情。然而,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對于損失的恐懼會形成金融亂象,因為投資者和債權人瘋狂地減少任何與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相關的人和事的接觸,從而引發拋售(現金匱乏的投資者被迫以任意價格出售他們的資產)和追加保證金通知(購買信貸資產的投資者被迫提供更多現金), 反過來這又引發了更多的拋售行為和追加保證金通知。金融恐慌使信用系統陷入癱瘓,并打破對整體經濟的信心,由此導致的失業和止贖權反過來又在金融體系中引發了更多的恐慌。

  十年之后,那種金融恐慌和經濟痛苦的末日循環已經開始從公眾記憶中消退,但是無論怎樣描述當時的混亂和恐怖都不 為過。從 2008 年 9 月開始,一個月之內,抵押貸款巨頭房利 美和房地美突然國有化,這是大蕭條以來政府對金融市場進行的規模最大、最令人驚訝的干預。飽受敬重的投資銀行雷曼兄 弟倒閉了,這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破產案。經紀公司美林集團投入美國銀行的懷抱。政府為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提供 了 850 億美元的救助,以避免發生比雷曼兄弟倒閉更大的破產 案。華盛頓互助銀行倒閉案和美聯銀行倒閉案是美國歷史上兩 起最大的有聯邦保險的銀行倒閉案。曾經是現代華爾街象征的 投資銀行模式已經消亡。有史以來政府第一次為價值超過 3 萬 億美元的貨幣市場基金提供擔保,同時還支持價值 1 萬億美元 的商業票據。美國國會最初因為市場崩潰的原因拒絕,之后又批準了這項法案——政府為整個金融體系提供7 000 億美元的 資金支持。這一切都發生在總統競選的膠著階段。列寧說過,有時候幾十年里什么都沒發生,有時候幾周里發生了幾十年的 事情——這就是危機時刻的感受。

  事實證明,政府危機管理者的權力最初并不足以阻止恐慌,部分原因在于相當多的問題處于美聯儲對商業銀行的主要管轄范圍之外,但我們最終說服了國會授予我們恢復市場信心所需要的權力,失控的局面最終得到了控制。在這個黨爭激烈和政府受到普遍質疑的時刻,共和黨先后與民主黨、無黨派公職人員以及兩黨的立法機構領導人共同合作,化解幾十年來資本主義所遇到的最嚴重的危機。

  我們都堅信自由市場的力量,我們都非常不情愿將魯莽的 銀行家和投資者從他們自己所犯的錯誤中拯救出來。在可能的 情況下,美國政府對接受援助的企業施加了苛刻的附帶條款, 有時候,說服實力較強的機構以及實力較弱的機構參與加強金 融體系建設和重振信心的努力會限制項目條款的嚴苛程度。但我們知道退一步讓其放任自流并不是一個合理的選擇,資本主 義的“看不見的手”無法阻止一場全面的金融崩潰,只有政府 “看得見的手”才能做到這一點。全面的金融崩潰會造成惡性 衰退,扼殺企業,減少機會,挫敗夢想。

  事實上,2008 年的金融沖擊在很多方面都比大蕭條時期 所遇到的更大,最初的經濟影響也是如此。到 2008 年底,即 使在實施了一系列非常激進的金融干預措施之后,美國每個月 仍有75 萬個工作崗位流失,并且經濟以每年8% 的速度萎縮。 但被稱為“大衰退”的經濟收縮在2009 年 6 月結束,隨之而 來的復蘇已經持續了10 年,與以往的危機或此次危機后的其 他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的這次復蘇可謂一次突破性的逆轉。美國的股市、勞動力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都已從谷底反彈,并升至 新的高度。有專家預測,我們采取的策略最終將導致惡性通貨 膨脹、經濟停滯和財政枯竭,政府拯救陷入困境的銀行以及最 終拯救整個金融體系的努力將耗費納稅人數萬億美元,但這并 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不過,我們有能力使經濟恢復增長、金融 機構相對較快地恢復經營,各項金融計劃最終可以為美國納稅 人帶來可觀的利潤。這場危機是具有毀滅性的,它給每個家 庭、整個經濟體系和美國政治體系都帶來了深刻而持久的傷痛 記憶。但是,如果沒有美國最終成功動員起來的協調一致的、 強有力的救助,損失可能會慘重得多。

  我們現在就安全了嗎?

  美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已經實施了全面的金融改革,這應 該會降低在不久的將來再次發生危機的可能性。部分原因在于 這些改革措施使金融機構有更多的資本、更少的杠桿、更多的 流動性以及更少地依賴脆弱的短期融資。簡而言之,我們今天 的金融風險防范制度更加有效。不幸的是,預防從來就不是萬 無一失的,就像沒有建筑物是耐火的一樣。尤其是在美國,政 府的干預引發了公眾的強烈反對,政治家也削弱了風險化解部 門應對下一場危機的能力,通過剝奪危機管理者的重要權力以 避免未來再行使救助手段。實際上,這些限制措施無論初衷多 么好,都有可能使下一場危機變得更糟,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 會更加嚴重。關于旨在禁止救助的立法實際上會在未來可能的 情況下阻止救助的想法,是一種嚴重而又危險的錯覺。

  反彈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政府阻止恐慌和修 復受損金融系統的行動雖然最終成功了,但并不能保護數百萬 的人不會因為失去工作或家庭而受到傷害。政府的所作所為確 實不可避免地會使許多參與這個支離破碎的體系的人受損,而 其中一些人還起到了對金融危機推波助瀾的作用。當下一場金 融危機爆發時,美國非常希望自己有一個更加有準備的危機防 范體系以及一群更加有能力的危機化解者。2008 年危機如此 具有破壞性的一個原因是,政府從一開始就缺乏強有力的應對 工具。我們擔心除非華盛頓做出重大改變,否則未來危機的首 當其沖者將面臨更少也更弱的手段,就像我們曾經做的那樣,他們將不得不在危機已經蔓延的時候,游說政客們提升風險化 解部門的權限。

  我們希望美國能夠為下一場危機做好準備,借用詹姆斯·鮑德溫的一句話:“ 火災終將到來。” 這就是我們認為深刻 理解上一場危機如此重要的原因。我們需要理解的有:危機是 如何開始的,它是如何蔓延的,為什么它的影響如此嚴重,人 們是如何努力應對危機的,什么會起作用,什么會適得其反。 我們擔心一個不理解這場危機帶來的教訓的國家,注定要忍受 更為糟糕的局面。

  其中一些教訓是關于預測和預防的,因為將金融危機造成 的損失降至最低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讓危機發生。大多數危機確 實遵循著一種相似的模式,因此我們有可能去嘗試識別警告信 號,比如金融體系中的過度杠桿化,特別是當金融體系過于依 賴短期融資時,尤其需要注意這些在整個金融體系中屬于風險 監管措施薄弱并且風險化解途徑有限的領域。人們在預判恐慌 的能力方面保持謙卑的心態也很重要,因為這樣做需要他們預判其他人在整個復雜系統中的相互作用。金融體系本質上是脆 弱的,金融風險往往會繞過監管障礙,就像河流繞過巖石一 樣。因為沒有可以確保避免過度自信或困惑的方法,所以沒有 確定的方法可以避免恐慌。人就是人,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認為 用佛教徒看待死亡的方式來看待危機是有意義的:時間和環境 具有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危機最終會發生。

  2008 年金融危機也為我們提供了應對危機的藝術和科學依據。人們很難提前預測危機,同樣也很難較早知道下一場危 機將是一場灌木叢火災,還是一場五級大火的開始。允許瀕臨 倒閉的公司申請破產通常是有利于經濟健康的,政策制定者不 應該對市場上的小事件或者大銀行的困境反應過度,就好像這 是一場災難的前兆一樣。反應太快會鼓勵冒險者相信他們永遠 不必為自己的錯誤賭注承擔后果,從而滋生“道德風險”, 這 會助長更不負責任的投機行為,并為未來危機的爆發埋下伏 筆。但是,一旦明確下一場危機是真正的系統性危機,反應不 足會比反應過度危險得多,太晚出手比太早介入造成的問題更 多,而半途而廢的措施只會火上澆油。在一場載入史冊的危機 中,當務之急始終是結束危機,盡管這可能會造成一些道德風 險,存在鼓勵未來無原則冒險的缺陷。事實的確如此,但與眼 下允許系統性崩潰的負面影響相比就相形見絀了。當恐慌襲來 時,政策制定者需要盡其所能去平息恐慌,而不是在意政治后 果,無須顧忌意識形態如何,也不管他們過去說過什么或承諾 過什么。在金融救助中玩弄政治是可怕的,但放任經濟蕭條只 會更加糟糕。

  我們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來改進應對危機的政治舉措,但 我們確實希望可以為我們所做的選擇提供一些幫助,并為未來 危機中的救助者提供更好的救助方案。我們將嘗試解決決策中 遺留的一些問題,比如為什么政府救助美國國際集團卻不拯救 雷曼兄弟,以及為什么我們在危機結束后沒有嘗試拆分華爾街 的大型銀行。我們還將討論危機帶來的一些其他教訓,包括將穩定金融體系的努力與穩定更大范圍經濟的刺激計劃相結合的 重要性,還有需要政府對那些雖然不是傳統商業銀行,但可能 給整個系統帶來類似風險的金融公司進行監管。我們將討論在 紛繁復雜的金融戰爭中做出決策所要面對的挑戰,以及在財政 部、美聯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和其他愿意有效合作而不是競 爭的機構中,擁有經驗豐富且具有獻身精神的專業人員團隊是 多么重要。我們還將討論危機過后改革的力度和限度,以及我 們如何相信境況可以得到改善。雖然我們都不是政治家,但我 們也要對政治方針進行一些討論,盡管這經常令人覺得失望與 沮喪,但有時卻相當鼓舞人心。

  政治進程的基調是由最高層決定的,在歷史上極其危險的 時刻,布什總統和奧巴馬總統以非凡的政治勇氣支持對金融體 系實施備受爭議卻至關重要的干預措施。雖然我們私下里對國 會心存抱怨,但共和黨和民主黨的立法領導人齊心協力支持將 房利美和房地美收歸國有,然后拯救整個金融體系的這種看起 來具有很大政治副作用的政策,最終成為美國兩黨大力支持下 通過的最后兩項重要立法。2008 年的危機和緊隨其后的痛苦 的經濟衰退嚴重破壞了人們對公共機構的信任。我們認為美國 政府應對危機的舉措表明,當各級公職人員在巨大的壓力下為 公眾利益而共同努力時,很多事情是有可能的。

  我們理解為什么許多美國人并不認為美國政府對危機的反 應是成功的,甚至是合法的。因為這些應對方案看起來經常是 雜亂無章和前后矛盾的,所以我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前進,去探索金融世界里的那些未知領域。我們最初遵循的是傳統的策 略,但現代金融體系比過去復雜得多,所以我們不得不進行大 量的嘗試與提升。我們用我們認為并不有效的工具來艱難地應 對危機,然后我們努力說服政客們為我們提供更為強大的工 具。我們無法發出有力的號召,說服公眾接受對銀行的救助或 其他有爭議的政策,但我們一直在努力告訴外界我們在做什么 以及為什么要這樣做。

  我們希望我們現在可以做得更好。關于危機的故事是一個 令人感到痛苦的故事,但從某種程度上看,它也是一個充滿希 望的故事。我們相信這更是一個有益的故事。

  結論:下一場大火

  我們中的任何人以及我們周圍任何有成就的同事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危機。盡管伯南克在研究大蕭條方面具有很高的專業水平,保爾森對于金融市場具有良好的感知,蓋特納具有處理國外危機的豐富經驗,但我們中沒有人能確定什么會起作用,什么會適得其反,或者這個體系能夠承受多大的壓力。我們沒有標準的策略手冊可參考,也沒有關于最佳實踐的專業共識。我們不得不摸索著穿過迷霧,有時需要改變我們的策略,有時則要改變我們的想法,而這給結果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我們所做的許多事情似乎是對最初將世界拖入危機的金融業的獎勵。

  因此,評論人士傾向于假設和預測最壞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或許這也是不可避免的。批評人士警告稱,我們正在為美元的擠兌,或是津巴布韋式的惡性通貨膨脹,或是希臘式的債務危機,或是數萬億美元的救市成本,或是由無法挽救的僵尸銀行主導的日式體系,甚至是美國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死亡而做準備。這一切最終都沒有發生,我們相信這不是因為我們的選擇,而是在于它們本身。我們很幸運,國會最終擴大了我們的權力,使我們能夠實現強有力且有效的反應,也許在某些方面,我們只是幸運而已。用十年的時間來反思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在這場危機中所發生的事情,我們相信美國采用的戰略是正確的。鑒于這個國家所面臨的限制和極大的不確定性,我們就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去積極塑形,去努力工作。2008 年金融危機所面臨的壓力表現在這些方面,包括股票價格和房價的下跌,以及產出和就業的下降,這甚至比大蕭條的早期階段還要糟糕,但政府這一次設法阻止了恐慌,穩定了金融系統,重振了信貸市場,并啟動了持續到今天的復蘇。與以往嚴重金融危機后的復蘇以及其他發達經濟體從此次危機中的復蘇相比,美國的復蘇形勢要好得多。

  雖然情況本來可能更糟,但這場危機對美國和世界來說仍然是格外有害的。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失去了工作、事業、儲蓄和住房。2008 年的一個重要教訓是:即使應對措施相對積極,而且受益于美國強大的金融實力和信用,金融危機也可能是具有毀滅性的。應對金融危機的最佳策略是沒有這樣的策略,如果真的有,限制損失的最好方法就是,確保危機管理者在勢態變得非常糟糕之前擁有他們所需要的工具。

  不幸的是,金融危機永遠無法完全避免,因為它是人類情感和認知的產物,也是人類作為監管者和政策制定者不可避免失誤的產物。金融依賴信心,而信心總是脆弱的。盡管試圖控制華爾街的過度杠桿和冒險至關重要,但這種杠桿和冒險通常反映出整個社會的過度樂觀。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也無法幸免于這些狂熱,人類天生容易受到非理性繁榮的影響以及對于非理性的恐懼,市場在上漲時會過度上漲,在下跌時會過度下跌。狂熱和恐慌似乎都具有傳染性。

  這并不是在危機來臨之前被動或無所作為的理由。盡管沒有萬能的靈丹妙藥可以根除金融危機,但政府官員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來嘗試減少金融系統對于危機所表現出的脆弱性,并降低危機發生的頻率和失控的可能。美國政府對2008 年的大火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這有助于解釋為什么大火燒得如此之熱,為什么控制火勢的努力往往看起來如此混亂,甚至為什么這種反應變得如此不受歡迎。更好的準備本可以產生更好的結果。

  如果監管體系沒有那么分散,而是更有能力應對商業銀行以外的風險,如果危機管理者一直被授權使用壓倒性的力量來避免金融崩潰,如果從一開始就有機制確保金融體系為自己的救助買單,大火也不會那么激烈,滅火措施也會顯得不那么前后矛盾和不公平。

  十年后,我們要提的關鍵問題是,美國如今是否做好了更好的準備。我們相信答案是——既是,也不是。首先,我們有更好的防范措施來避免恐慌,這在金融領域相當于更積極的防火措施和更嚴格的防火建筑規范;但當一場嚴重的危機真的發生時,政府官員動用緊急權力采取的措施在很多方面甚至比2007 年的還要弱,這在金融領域相當于裝備較差的消防員和關閉的消防站。政府通過貨幣和財政刺激來應對經濟需求崩潰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凱恩斯主義武器庫,也已大大削弱。簡而言之,如今的美國經濟和金融體系可能不太容易發生小規模的灌木叢火災,而更容易受到重大火災的影響,盡管更新和改進了消防法規,但一場大火還是開始了。用一個不同的類比來說,這就好像決策者對一場公共衛生災難的反應是擴大免疫接種、促進良好的營養,并鼓勵每年進行檢查,但也決定關閉急診室并宣布拯救生命的手術是非法行為。

《滅火》:伯南克等沒經濟核心成員披露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

   編輯推薦

  1、 關于作者:伯南克、蓋特納、保爾森是2008年金融危機中緊急救市計劃的核心設計者。三人是成功避免美國經濟走向崩潰的重要人物。

  2、 關于本書:復盤危機爆發的復雜程度與重要細節——從房地產泡沫、債務危機,到信貸繁榮、監管缺失,再到金融恐慌、市場流動性收縮,直至系統性崩潰,對危機的根源和影響做了深刻披露。

  3、 關于當下:金融危機10年后,為何反思依然必要?美國是危機爆發的起源地,卻比歐元區、新興經濟體更快地實現經濟復蘇,背后得益于流動性創新工具、金融監管體系、政府干預策略。這些當前正需要儲備的滅火工具。

  4、 關于中國:對于處在金融周期高點的中國如何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周小川:“關于金融危機,最好的策略是避免危機的發生,要防止泡沫不斷吹大的情況出現。”

  5、 對于決策者:各國財政部、央行、監管機構、金融界特別關注,在危機快速到來前,掌握快速反應的應急能力。

  6、 對于普通人:危機從爆發到蔓延,快速到無法做出反應。普通人如何避免恐慌與非理性決策,風險意識是不可少的。

  基本信息

  書名:滅火: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

  英文:Fire Fighting: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Its Lessons

  作者: [美] 本·伯南克 [美] 蒂莫西·蓋特納 [美] 亨利·保爾森

  譯者:馮毅

  出版社:中信出版(300788,股吧)集團

  出版時間:2019.12

  定價:62.00

  內容簡介

  “歷史是押韻的,但是敵人正在被遺忘”

  2008年金融危機是大蕭條以來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這場危機劇烈沖擊了全球信貸市場,并迅速蔓延至國際金融體系。在危機的緊要關頭,以本·伯南克、蒂莫西·蓋特納、亨利·保爾森為核心的三人救市小組,通過一系列超常規緊急干預手段,成功挽救美國經濟走向崩潰。

  金融危機10年后,“救市三人組”伯南克、蓋特納、保爾森再次同框,重新反思2008年金融危機帶來的深刻教訓。意識到危機的到來并不容易,正如伯南克所說:“敵人正在被遺忘。”在《滅火: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這本書中,他們再次深入探討了如下問題:危機是如何爆發的?為什么它的影響如此嚴重?在阻止危機演變成第二次大蕭條的艱難歷程中,美聯儲發現了哪些“滅火”工具?這些工具如何幫助美國有效應對后危機時代的經濟衰退?

  《滅火: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是“救市三人組”在國際金融危機十年后的再思考。伯南克、蓋特納和保爾森在這本書中為他們的繼任者、其他國家的財政部長以及中央銀行的監管者們,提供了對于應對未來危機富有價值的參考。書中所分析的危機“火種”,不僅映照了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它的價值更將遠遠超過下一個十年。

  作者簡介

    [美] 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2009年《時代》雜志“年度風云人物”,連續三年入選福布斯全球人物榜前十,執掌美聯儲8年,成功帶領美國度過大蕭條以來嚴重的經濟危機。2014年2月,伯南克加入布魯金斯學會,參與經濟研究項目,重點關注經濟復蘇政策。

   [美] 蒂莫西·蓋特納(Timothy F. Geithner)

  美國第75任財政部長,金融危機處理專家,在奧巴馬總統任期內,與伯南克、保爾森聯手進行金融危機救助,被稱為“救市三人組”。蓋特納曾就職于IMF,2003—2009年擔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

  [美] 亨利·保爾森(Henry M. Paulson, Jr.)

  美國第74任財政部長,現任保爾森基金會主席,曾擔任高盛集團總裁,任職高盛期間被冠以“華爾街權力之王”頭銜。

  譯者簡介

  馮毅

  浙商資產研究院副院長,中央財經大學博士、浙江大學博士后。曾參與教育部社科基金《我國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道德風險管控研究》等多個學術研究項目。

  目錄

  序 言  // Ⅰ

  第一章  干燥的火種: 危機的根源

  火花的源頭  // 008

  點  火  // 013

  防患于未然之艱難  // 019

  未覺察的火花  // 024

  第二章  第一束火焰: 2007 年 8 月—2008 年 3 月

  白芝浩劇本  // 030

  超越白芝浩  // 038

  第三章  蔓延的大火: 2008 年 3 月—2008 年 9 月

  貝爾斯登:緊密關聯而不倒  // 048

  房利美和房地美:發射的火箭筒  // 057

  第四章  火海: 2008 年 9 月—2008 年 10 月

  雷曼兄弟: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 068

  美國國際集團:自由市場日  // 079

  一個時代的終結  // 084

  第五章  滅火: 2008 年 10 月—2009 年 5 月

  部署不良資產救助計劃  // 098

  結束游戲  // 111

  結論  下一場大火

  更加堅固的防御體系  // 130

  虛弱的應急武器庫  // 137

  做什么  // 145

  致  謝  // 151

  金融危機圖示: 美國的應對策略及成果

  簡  介  // 155

  專有名詞縮略表  // 157

  危機的前因  // 159

  危機的軌跡  // 171

  美國的策略  // 179

  成  果  // 218

  致  謝  // 233

  其他數據來源  // 235

  注  釋  // 237

(責任編輯:李瑩 HN016)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推薦閱讀

    和訊熱銷金融證券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三级|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另类重口100页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视频网|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成人永久免费A∨一级在线播放|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毛片|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久久|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 日韩精品毛片|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国产在线第二页|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欧美色丁香|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欧美高清三区|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在线国产欧美| 午夜在线不卡| 波多野一区|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无套av在线|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午夜福利网址|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久久九九热视频| 久久性视频|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无码高清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综合色88|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91www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99ri国产在线|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国产69精品久久| 91亚洲视频下载|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午夜视频|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国产在线八区| 国产swag在线观看|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亚洲天天更新|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日本www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