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與雪松控股集團主辦,雪松國際信托承辦“韌性與重構——全球變革中的金融方法論”論壇在廣州舉行。論壇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表示,要確保中國企業在世界產業鏈中的位置,謹防脫勾。
而要實現這一點,離不開大宗商品供應鏈的穩定保障。在雪松控股看來,我國大宗商品供應鏈仍十分脆弱,無論在上游資源領域還是下游的國際營銷網絡,針對這些薄弱環節,雪松大宗正在上下游兩端同時發力。
雪松控股發展模式也得到了外界的廣泛認可,就在本月6日,雪松控股剛獲得農行200億的授信支持,而在今年5月,工行也與雪松控股達成協議,為其提供200億的授信支持。
上下游兩端同時發力提升供應鏈安全
樊綱在論壇上表示,針對當下市場環境,要認真思考積極發展我們現有的制造業,擴大中國產業鏈,保證中國產業、企業作為國際產業鏈重要的組成部分持續發展。
而要做到這一點,工匠精神至關重要。“工匠精神要落實到產業和產品上面去,需要長期的投入和專業的發展。以精細化工行業為例,現在這些領域德國和日本的公司最多,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工匠精神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樊綱稱
樊綱認為,從企業角度來看,精細化工雖然算不上風口,但相應風險也較小,秉持工匠精神,扎實持久的投入就可能成長為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樊綱表示,“很高興看到雪松控股旗下就有化工新材料產業,我國還有很多化工新材料非常短缺,這兩年對國外進口的依存度還在提高,斷供和被卡脖子的風險很高。” “一旦發達國家聯手搞‘斷供’,這對于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將具有重大影響。”樊綱表示。
而針對化工新材料己二腈的卡脖子問題,今年8月,雪松控股旗下化工新材料核心企業齊翔騰達(002408,股吧)與中國天辰合資建設的天辰齊翔100萬噸/年尼龍新材料產業基地正式動工,建成后有望成為國內首個己二腈工業化生產基地,一舉打破國外己二腈技術壟斷,填補國內產業空白。
而要保證和不斷提高中國制造在世界產業鏈中的位置,離不開大宗商品供應鏈的穩定保障。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制造業大國,但大宗商品供應鏈仍十分脆弱,在國際上缺乏商品定價權。無論在上游資源領域還是下游的營銷網絡,都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而針對這些薄弱環節,雪松控股旗下雪松大宗正在上下游兩端同時發力。
大宗商品和區塊鏈是最佳結合
而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大宗商品供應鏈,本次論壇則把目光投向了區塊鏈。在商業應用領域,大宗商品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與區塊鏈技術,有著最天然的親和力。
作為主辦機構之一,雪松控股正在著力打造“中國嘉能可”,而大宗商品和區塊鏈則是最佳結合。區塊鏈技術所具有的“構建信任”價值,解決了大宗商品貿易行業的“去偽存真”之痛,可實現核心企業在供應鏈金融體系中對多級供應商的信用穿透,將最終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周轉慢的問題,大大提升我國大宗商品行業的競爭力” 。
目前,雪松正在打造“區塊鏈+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力爭實現業務數據透明化、數據交互實時化、流程自動化及結算封閉化。雪松控股有信心、有能力打造出中國具有競爭力的供應鏈金融平臺,為中小微企業、為大宗商品行業做出新的貢獻。
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呂本富結合雪松大宗舉例說,區塊鏈在物聯網和物流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將給傳統供應鏈金融帶來新變革,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提供新思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