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作為中國證監會指定信披刊物之一,《紅周刊(博客,微博)》于2019年12月22日在北京隆重舉辦以“價值·新思——做多中國,聚焦核心資產”為主題的投資峰會。
極致投資
最重要的是保住本金
此次峰會上,各位嘉賓圍繞著價值投資與核心資產以及2020年的投資機會展開了精彩發言。
東方馬拉松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鐘兆民發表了題為《在中國如何把價值投資做到極致》的演講。他認為,用股東的心態做投資是最本質、最聰明的方法;長期持有和波段操作是不同數量級(94%:6%)的投資策略;結構性、國際化和創新型大機會永遠值得期待。
鐘兆民一直以來都強調“三不原則”,即“不擅長預測宏觀經濟和股市大盤,但會研究市場所處狀態;不擅長做上市公司波段,但長期而言,真正優秀的企業可以超越波動,超越牛熊選擇上市企業時不會全對,但隨著經驗教訓積累,有希望提高準確率,靠科學組合取勝。”
深圳賽亞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偉冬指出,高成長是最好的安全邊際,也是復利效應最大的投資方式。他提到,中國A股短短的30年歷史,漲幅最大的伊利股份(600887,股吧)、瀘州老窖(000568,股吧)、貴州茅臺(600519,股吧),總漲幅都超過了200倍。只要連續10次翻番,就能把資本金增長1000倍。作為成長股翻番是很常見的事,連續做到10次,就能創造奇跡。
談及如何識別核心資產,北京中晴資本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何巖,將核心資產定義為“能夠代表國家核心競爭力與國際話語權的資產”,它需要具有三個特征,即時代性、稀缺性、先進性。
熊末牛初
等待核心資產更大的行情
北京格雷資產合伙人杜可君喊出了“核心資產迎來黃金十年”的口號,立足“買股票就是買企業股權”的商業本質,高流動性的頭部企業才能獲得持續資金關注。他提到,機構化轉型,外資機構占比提升,核心資產推動的分化慢牛早已起航;無風險利率也必然長期進入下行趨勢,股市吸引力提升;大類資產配置的難度增加,股票雞犬升天的牛市可能一去不復返;投資真正變成少數專業人士的領域,個人投資者越來越難獲利;機會與風險并存,優質資產開始閃耀登場,選股比擇時更重要。
深圳林園投資董事長、《紅周刊》榮譽顧問林園則是將投資總結為兩個字——“壟斷”。他提到,“當前市場我們判斷是熊末牛初,什么特點呢?就是部分股票在漲。今年核心資產漲了2倍、3倍,這還不夠。等情緒來了,漲個十倍八倍并不奇怪,因為這符合熊末牛初股市的特征!”【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