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北上資金買賣總額為9.66萬億元,同比增長1倍有余,交易活躍度大幅提升。
從成交方向來看,北上資金全年凈流入3474.77億元,同比增長18.1%。截止目前,北上資金已連續29個交易日凈流入,距刷新紀錄僅差一步。
從行業來看,北上資金持有市值超千億的申萬行業有5個,其中食品飲料以2401.65億元排名第一,家用電器和銀行分列第二三位。28個申萬行業的北上資金持有市值都同比增加,同比翻倍的行業有17個,綜合同比增幅為361.42%,排名第一;增幅較大的還有計算機、農林牧漁、電氣設備和機械設備,增幅都超過2倍。
![]() |
作為外資投資A股的最重要通道,北上資金以其深厚的研究實力一向有著“最聰明資金”的稱號,重點加倉個股代表著外資機構對股票長期投資價值的肯定,也成為了市場內部分投資者的參考對象,具有一定的指標意義。
數據寶與同花順聯合發布的2019年《北上資金加倉排行榜》顯示,上榜的50只個股獲北上資金加倉的幅度都超過4.5個百分點,平均加倉幅度達到6.7個百分點。
韋爾股份(603501,股吧)成為2019年北上資金的“加倉王”,加倉幅度達到15.51個百分點。韋爾股份今年8月成功收購美國芯片巨頭豪威科技,收購豪威科技使韋爾股份成為國內極其稀缺、擁有核心技術的芯片企業。公司年內新入滬股通名單,被北上資金買入2180萬股,占比15.51%。北上資金的大量買入,直接加速其股價上漲,年內漲幅403.9%,市值成功站上千億。
北上資金加倉幅度較大的還有華測檢測(300012,股吧)、祁連山(600720,股吧)、歐派家居(603833,股吧),增幅均超10個百分點。
從市場表現來看,上榜的50只重點加倉股,年內平均漲幅近68%,49股年內股價上漲,44股的股價表現優于滬指,占比近九成,充分顯示北上資金在擇股上超高的勝率和收益率。
其中10股股價翻番,韋爾股份年內股價上漲403.9%,位居榜首。次之為恒立液壓(601100,股吧),股價年內上漲153.79%。漲幅較大的還有杰瑞股份(002353,股吧)、華測檢測和金域醫學(603882,股吧)等。
![]() |
北上資金】,領取完整50名北上資金加倉排行榜、北上資金持倉排行榜
北上資金持倉榜:
24股持股比例超10%
外資偏向于長期價值投資的風格,一般不會短期內巨量拋售。作為外資投資的主要通道,北上資金對股票持股比例高,一方面顯示對股票長期發展的看好,另一方面有助于抵抗股價大幅下跌的風險。
數據寶與同花順聯合發布的2019年《北上資金持倉排行榜》顯示,北上資金對上榜的50只個股的持股比例都超過7.99%,持股比例超10%的有24股。
華測檢測位列北上資金持股榜榜首,最新持有其市值57.67億元,持股占比23.58%。華測檢測成為繼大族激光(002008,股吧)、美的集團之后,又一只被外資爆買到“警戒線”的A股。12月18日,華測檢測外資(QFII/RQFII/深股通投資者)持有A股總數達4.31億股,持股比例首次超過26%“預警線”。
上海機場名列北上資金持倉榜榜眼,北上資金最新持股市值為190.3億元,持股占比高達22.52%,成為另一只外資持股比例接近“預警線”的股票。
北上資金持股比例較高的還有方正證券(601901,股吧)、美的集團和韋爾股份,都超過了15%,也在一步步逼近“預警線”。隨著國內金融市場持續開放,外資加速涌入A股市場,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符合外資審美偏好的個股超過26%的“預警線”,甚至觸及持股“天花板”的情況出現。
![]() |
2020年北上資金繼續買買買
滬指還處于3000點附近的歷史相對低點,從北上資金年末持續、大幅流入A股來看,明年北上資金繼續大幅加倉A股的可能性極大。畢竟處于相對低點的A股屬于低估資產,安全邊際高,相比全球其他主要市場仍具一定優勢,未來獲得超額收益的機會相比其他市場都要大。
招商證券(600999,股吧)認為,2020年MSCI等國際指數針對A股的擴容將有所放緩,由此帶來的被動增量資金會相應減弱。但是,考慮到目前境外資金在A股持股比例水平不高,仍處于加倉階段,參考韓國和中國臺灣納入MSCI的進程,預計2020年境外資金總體仍將保持凈流入狀態,總體預計將達到2500億元至3000億元。
從行業板塊來看,大消費板塊有望繼續成為北上資金加倉的最大標的來源。中國的老齡化趨勢以及消費升級的影響,以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為代表的白馬股有望迎來投資的良機。此前,美的集團被外資買入接近30%的持股上限,從一定角度說明,外資對于中國真正優質的資產愿意溢價買入,外資堅決買入白馬股,也體現出價值投資的確定性。一旦白馬股回調到位,北上資金極可能開啟買買買的購物模式。
首創證券認為,現金流充沛、利潤值居前、市場份額較大的個股,是北上資金首選的品種。當市場較為低迷時,北上資金往往以左側建倉的策略提前布局,加大對行業龍頭白馬股的持股力度。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國內巨大的消費潛力以及受益于國內龐大的人口經濟體所帶來的公司業績增長紅利,尤其是以食品飲料和醫療保健為代表的行業領域有望繼續站上風口。
此外,電子、計算機、通信為代表的科技股也將持續獲得北上資金的關注,畢竟卓勝微(300782,股吧)、漫步者(002351,股吧)、韋爾股份等年內的大牛股都出自科技板塊,華為概念、TWS無線耳機、柔性屏、芯片等熱門概念無不出自科技板塊,充分顯示了科技概念的“助漲”能力。明年也是5G、物聯網、芯片、面板、新能源車等科技產業發力建設的時期,對A股科技板塊的上漲提供了基本面支撐。
業內人士認為,科技板塊中的硬科技股票也可能成為2020年北上資金瞄準的對象。經過了中美貿易摩擦和芯片斷供等風波,國內對于科技自主極為看重,未來更多利好科技板塊的資源和政策也將陸續放出來。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數據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