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硬任務,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近年來,平安銀行(000001,股吧)與中國平安(601318)旗下的其他子公司一起,以堅定必勝的信心、一鼓作氣的決心,深入貧困地區一線攻堅克難。 近年來,平安銀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把支持經濟發展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找準西部地區水資源豐富的現狀,精準發力,量身定制了支持貧困地區水電站建設運營的"水電扶貧"模式,書寫水電脫貧的新篇章,水電扶貧成為平安銀行精準扶貧的發力點。 平安銀行水電扶貧模式不斷豐富,逐漸構建起了集"基建、供能、賦能、造血"為一體的水電扶貧生態圈,建檔立卡戶在分紅基礎上,不斷提升生產技能,獲得持續性收益,實現自我造血,找到脫貧致富的新希望。 2019年9月26日,由平安銀行與國際小水電聯合會舉辦的"水電扶貧 金融助力"創新論壇暨工作交流會上,平安銀行水電扶貧"211"幫扶模式,獲得了聯合國國際小水電中心的權威認可,被認為可以納入《國際小水電發展報告》,為國際減貧事業提供樣板。
調研出真知 喚醒沉睡的水能資源
水電是我國大規模開發利用最早、技術最成熟的清潔、綠色、可再生能源。在全球,水電也贏得眾多青睞。為促進全球小水電開發,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水利部及商務部共同發起成立國際小水電中心這一非營利性組織,作為國際小水電聯合會的總部,擁有來自84個國家的480多個會員。 國際小水電中心主任劉德有指出,目前小水電已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得到開發應用。中國小水電的發展經驗,為世界小水電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他強調,小水電資源是很多貧困地區的重要經濟資源,而小水電開發具有技術成熟、運行維護簡單、可靠性高、銷售方便等諸多優點,對于偏遠貧困地區,小水電在建設發展同時發揮著助力扶貧的重要使命。 面對我國境內充沛的水能資源,平安銀行深入調研,探索借力水電資源推動脫貧攻堅的路徑。2018年10月,云南德宏州盈江縣盞西鎮松坡村,一場產業扶貧座談會在這里舉行,平安銀行領導、企業代表、公益人士與當地干部、村民圍坐在一起,把脈"會診"當地致貧原因,尋找脫貧的"良方"。 盈江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松坡村是盈江縣的一個貧困村,住戶分散,交通落后,從山下的勐弄自然村到山上的大洋塘村海拔落差超過1500米。惡劣的自然條件成為了松坡村脫貧致富的攔路虎。
好風憑借力 構建水電扶貧生態圈
水電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屬國家鼓勵型能源產業,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水電建設具有"乘數效應",巨額投資拉動經濟、促進就業、增加當地群眾收入,電站建成后還為當地發展增加了電力供應,為招商引資創造有利條件。
中國平安2018年啟動"三村工程",面向"村官、村醫、村教"三個方向,實施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平安銀行作為"村官工程"的實施主體,利用自身專業優勢,為貧困地區量身定制了支持貧困地區水電站建設運營的"水電扶貧"貸款模式,構建集"基建、供能、賦能、造血"為一體的水電助農生態圈。
第一步,貸款。針對農村小水電傳統抵質押物不足的痛點,創新推出"水電資產整體抵押+電費收益權質押+工程履約險"的組合擔保模式; 第二步,幫扶。平安銀行協調企業與貧困戶簽訂幫扶協議,為貧困戶提供幫扶措施,構建企業和農戶共生機制; 第三步,分紅。在拆遷補償和勞務收入之外,貧困戶還可以享受到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分紅收益。 平安銀行的水電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平安銀行水電扶貧貸款"211"幫扶模式已經先后在廣西、云南等地成功落地實施,發放貸款4.89億元,投資扶貧企業債15億元。截至2018年底,累計發放金融扶貧資金44.58億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超過33萬人,幫助企業吸收勞務用工2000多人,提供產業技術指導80余次,幫助農產品(000061,股吧)銷售創收500多萬元。 總結起來,平安銀行通過發放水電扶貧貸款和投資扶貧企業債,支持水電站建設運營,加強貧困地區生態保護,為貧困戶提供穩定回報,實現了企業、政府、貧困戶等多方受益,精準帶動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脫貧。
送"我"上青云 每一度電都精準幫扶貧困群眾
平安銀行水電扶貧貸款"211"幫扶模式除了發放一次性補償款和持續性分紅,還與貧困戶簽訂幫扶協議,建立起"金融+產業"的長效扶貧機制,多措并舉,實現對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長期幫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