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多名厚本金融案受害者在上海恒隆廣場和北京華貿中心“舉牌維權”,而這兩個地點正是紅杉資本辦公所在地。
網傳圖片顯示,維權者們手舉著寫有“還我血汗錢”等標語,“紅杉”和“厚本”的字樣異常顯眼。
![]() |
![]() |
![]() |
![]() |
![]() |
資料顯示,上海厚本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1日注冊,注冊資本3060萬元。
前兩大股東為上海厚尚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紅杉信遠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分別持有42%、40%的股份。其中,北京紅杉信遠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正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下稱“紅杉中國”)旗下的創業基金。
紅杉資本曾投資多家P2P公司
高管王愷在厚本金融中擔任董事
紅杉資本中國作為頂級投資機構,被視作中國投資界的神話。
曾投資過阿里巴巴、京東、唯品會、美團點評、今日頭條、滴滴出行、大疆科技、快手、大疆、德邦物流等多家明星公司,甚至可以說投出了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 |
沈南鵬作為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也是紅杉中國的創始及執行合伙人。今年4月,福布斯公布了2019年“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沈南鵬再次拿下全球第一,在中國投資圈極具威望。馬化騰曾公開“表白”沈南鵬:“他是我印象里,中國風投界最成功的投資人,沒有之一。”
紅杉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布局很早。沈南鵬曾表示,紅杉中國在11、12年的時候就開始布局互聯網金融,希望能打造生態體系,滿足新金融崛起以后所需要的各種產品和服務。
2012年,紅杉對拍拍貸進行了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隨后又參與了拍拍貸B輪、C輪融資,在2017年11月,拍拍貸于紐交所登陸上市。
2014年是互聯網金融爆發之年。當年10月,融360完成D輪10億融資,紅杉資本出現在投資人名單中。在2017年,融360成功登陸紐交所。
此后,紅杉在互聯網金融的生態布局逐漸鋪開,借貸、基礎設施、金融服務集團、財富管理、互聯網證券均有涉及。
![]() |
另外,厚本金融在對外宣傳中,也極力強調被紅杉投資過。
![]() |
![]() |
厚本金融團隊大部分有金融背景。三位高管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曾在平安集團或平安旗下分支機構有過工作經驗。
創始人兼CEO陸泳曾任職美國第一資本銀行、匯豐銀行、美國銀行等金融機構,從事數據和風險管理;聯合創始人佘培彥則擁有15年企業級系統交付和運營管理經驗;另一位聯合創始人歐陽君也精于信貸銷售隊伍和后線管理團隊的架構搭建及管理。
據公開報道,此前厚本官網顯示,截至6月30日,厚本金融累計成交金額127.46億元,借貸余額為11.80億元,當前出借人數1.59萬人,當前借款人數4.25萬人,逾期數據為0。
以此來看,厚本金融案涉及投資者近1.6萬,影響范圍不可小覷。
此外,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董事總經理王愷還在上海諾亞易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等不少互聯網金融公司擔任董事。據報道,諾亞易捷運營的諾亞財富旗下智能投顧平臺財富派疑似停擺。
![]() |
![]() |
厚本金融被查后,在厚本金融無法清償時,部分投資者將矛頭轉向了紅杉資本。
厚本金融案部分受害者將矛頭指向紅杉
紅杉作為厚本金融的第二大股東,高管在厚本金融也擔任了董事職務,有受害者提及此前出臺的關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國十條”規定,認為紅杉應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
其中一項舉措是“壓實網貸機構及其股東責任。已退出機構要依據破產法、公司法及有關監管要求制定清盤兌付方案,股東依法負連帶責任,有關部門監督執行,切實提高債務清償率。”
據此,有受害者指出,紅杉在厚本金融中不僅是投資方,還深度參與了厚本的經營管理,認為在厚本金融無法完成清償時,紅杉作為股東企業必須對缺口部分進行補足,履行其應有的連帶賠償責任。
部分受害者提出了以下幾點理由:
1、厚本金融平臺的成立是基于紅杉的提議;
2、厚本跟中財的合作是紅杉撮合的;
3、紅杉派員參與厚本的決策機構董事會,對厚本經營有建議權甚至是決策權;
4、紅杉出借過1億給厚本繳納中財的保費,后來被抽借了。
據公開報道,厚本金融曾宣布與中華聯合財產建立合作,由中華財險提供“借款人履約保證保險”。當借款人未按照與出借人簽訂的借款協議約定履行還款義務時,逾期本金及利息由中華財險對出借人進行全額賠付。
而在今年8月厚本金融傳出被警方立案的消息后,就曾有一張疑似厚本金融客服統一回復的截屏在網上流傳,該回復稱“目前厚本在接受調查,據悉是中華(財險)舉報”。
當然除了紅杉高管在厚本金融中擔任董事外,關于厚本金融是否為紅杉提議成立、厚本金融與中財的合作細節等,還沒有定論。
與此同時,有受害者向紅杉發起了更加尖銳的十問,涉及厚本金融案的前前后后,等待著解答。
![]() |
|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三言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