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清除”伊朗軍官致海灣局勢動蕩 中國駐美使館發布安全提醒
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1月3日凌晨遭3枚火箭彈襲擊,至少8人死亡,其中包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圣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和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副指揮官穆漢迪斯。
目前,美國各地城市加強安全措施,首都華盛頓處于戒備狀態。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建議和提醒在美中國公民密切關注當地安全形勢,慎重考慮前往公眾場所。
伊拉克議會將討論終止美軍在伊存在
據伊拉克媒體1月4日報道,伊拉克議會宣布議會特別會議將推遲到1月5日舉行。伊拉克議會第一副議長此前曾表示,這次特別會議將討論如何終止美軍在伊拉克的存在。
目前,美軍在伊拉克駐扎大約5000人,名義是“培訓伊拉克軍隊和打擊極端組織的殘余勢力”。
伊朗向聯合國提交抗議信
據央視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就伊朗指揮官蘇萊馬尼在巴格達遭美軍刺殺事件,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拉萬希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及安理會提交了一封抗議信。
拉萬希表示:“伊朗保留國際法規定的所有權利,以采取必要措施,特別是行使其固有的自衛權。美國應對一切后果承擔全部責任。”
據了解,這封信件是在紐約當地時間1月3日晚送達的。外界普遍預計聯合國安理會將很快就當前局勢召開會議。
伊朗革命衛隊:已鎖定美以35個目標
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1月4日報道,在蘇萊馬尼遇刺身亡后不久,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克爾曼省指揮官阿布哈姆扎就發出警告,伊朗很久之前就已經鎖定了包括美國和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一共35個重要目標。
盡管他沒有進一步透露這些目標的具體信息,但他承諾伊朗將會予以“切實的報復”。此外,他還補充道:“霍爾木茲海峽是西方重要的海上通道,目前有美國軍艦在霍爾木茲海峽上穿行。”
伊朗武裝部隊:不會倉促作出回應
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道,伊朗武裝部隊發言人謝卡爾希向外界表示:“伊朗不會倉促作出回應。”他補充道:“我們有耐心考慮并制定計劃,以嚴厲回應美國的這種恐怖行動。”
魯哈尼:美國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據伊朗邁赫爾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1月4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在德黑蘭同到訪的卡塔爾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阿勒塔尼舉行會談。
魯哈尼表示,美國的舉動導致海灣地區的動蕩,美國將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殺害蘇萊馬尼的罪行而付出沉重的代價。
魯哈尼說,伊朗從未在海灣地區試圖制造緊張局勢,近年來造成地區動蕩的責任應該歸咎于美國。魯哈尼補充說:“美國的空襲行動也是對伊拉克國家主權的侵犯,是對伊拉克國家的侮辱。”
美總統:美國已經瞄準52個伊朗目標
針對伊朗等方面的警告言論,美國總統特朗普1月4日回應說,如果伊朗襲擊任何美國人或美國資產,美國將針對52個伊朗軍事和文化目標進行打擊。特朗普稱,這52個目標代表著當年被伊朗扣押的52名美方人質。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當年,伊朗學生沖入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曾扣押館內52名美方人員444天。
紐約等地民眾抗議美軍空襲
1月4日,大批民眾聚集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抗議美國空襲巴格達國際機場導致地區緊張局勢升級。民眾手持要求美軍撤出伊拉克、解除對伊朗制裁、“要投資教育不要戰爭”等標語,并高喊“沒有正義與和平,美國遠離中東”等口號。
此前,紐約市長白思豪及紐約市警察局在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受到中東局勢影響,紐約將會提高安全警戒,并呼吁民眾保持戒備。除紐約外,當天包括美國首都華盛頓等地也發生了抗議示威。
我駐美使館提醒在美中國公民注意安全
伊朗高級將領蘇萊馬尼1月3日在伊拉克巴格達遇襲身亡后,美國各地城市加強安全措施,首都華盛頓處于戒備狀態。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建議和提醒在美中國公民密切關注當地安全形勢,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范,慎重考慮前往公眾場所。
如遇危險或突發情況,請及時撥打911報警。如需領事協助,請撥打外交部24小時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電話(01186-10-12308,01186-10-59913991),或與中國駐美使領館聯系:
駐美國使館:202-4952216駐紐約總領館:212-6953125駐舊金山總領館:415-2168525駐洛杉磯總領館:213-8078052駐芝加哥總領館:312-7800170
駐休斯敦總領館:713-5219215
△中國駐美使館網站截圖
風聲鶴唳市場何去何從?
周六、周日兩天局勢進一步升級,勢必會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進一步的巨大影響。
受到蘇萊馬尼被炸事件導致局勢緊張以及中東地區石油產能或受影響,國際石油價格出現飆升,最具代表意義的MYMEX原油期貨及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均快速飆升,盤中漲幅均超過4%,至上周五收盤,兩大原油期貨價格均上漲超過3%。
地區局勢的緊張,也導致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價格大幅飆升,上周五收盤,COMEX黃金期貨上漲1.77%,創出近段時間最大單日漲幅。
由于緊張局勢在周末進一步升級,原油、黃金價格在接下來各主要金融市場開市后有可能繼續大幅上漲。
一般而言,地區緊張局勢的升級對于股市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受到上述消息影響,美國股市在創新高的基礎上扭頭向下,周五顯著下挫,道指收盤下跌0.81%。
不過,在股市大市受到沖擊的同時,石油股卻多數上漲。
英國石油跳空上漲1.81%。
上周五的A股石油板塊也大幅拉升。中曼石油(603619,股吧)、國際實業(000159,股吧)強勢漲停,貝肯能源(002828,股吧)、石化油服(600871,股吧)漲幅亦超6%。
軍工股也受到刺激。全球最大國防工業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股價周五放量跳空上漲3.60%。
預計后續開市后,美股和A股的上述板塊仍有沖高的可能。
避險情緒推動日元升值
3日,歐美市場上日元迅速升值,從1美元對108.50日元上漲到107.90日元左右,這也是兩個月來的最高點。
此前一天,《日本經濟新聞》曾發表文章,稱10家日本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發布了2020年年底時的日元匯率預測,10家的預測平均值是1美元對107日元。但日本新年還沒過完,日元就已經上升到了107日元這個平均值附近。日元匯率面臨的上升壓力對日本的汽車、機電等出口行業來說,很明顯是一個不利因素。另外,日本的原油供應將近九成來自中東地區,所以中東局勢趨緊也讓日本能源安全受到威脅。
國際油價能否穩得住?
中東局勢升級,引發油市擔憂,布倫特原油本周創下沙特石油設施9月遭遇襲擊以來最高水平。WTI原油一度創近八個月新高至64.09美元/桶。分析師和交易員對下周原油多數持偏多的立場。
回顧歷史,2004年,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打響后,油價曾一夜上漲10美元/桶。但是現在,美國頁巖油的存在成為應對供應短缺和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
據BBC報道,美國銀行大宗商品分析員邁克爾·威德默(Michael Widmer)表示,從2004年至今,改變石油競爭的最大因素是美國頁巖油產業的迅速發展導致不再依賴中東的原油。他認為:“這次空襲伊朗事件對全球石油供應沒有持續影響……現在,規則變了。”
不久前的2019年9月,沙特阿拉伯石油工廠遭受無人機襲擊,事件發生后,布倫特原油單日上漲14.6%,是自1988年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不過一周之后市場便出現下跌。威德默回顧道:“那天,市場飆升了近10美元一桶,但事后油價沒有發生太多(波動)。”這個跡象表明市場關注的是供應過剩而不是供應短缺。
黃金或漲至1600美元
地緣政治不穩定時期,貴金屬通常被視為避險資產的標志。1月3日,COMEX黃金上漲1.77%,收于1555.2元。
Kitco Metals全球貿易總監休格(Peter Hug)表示,“伊朗局勢的升級,讓黃金市場賣空的人退避三舍。”他認為,從技術上講,1555美元區域對于黃金至關重要,如果能突破這一點,將會有很多看多黃金的人進入市場。 “屆時,黃金的價格可能要高得多,并可能測試1600美元(的點位)。”此外,休格還表示美元的強勢或將對黃金價格起到支撐作用。
彭博社援引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的數據稱,2019年黃金價格的上漲標志著投資者對黃金態度的積極轉變。該機構預測今年和明年將進一步上漲。高盛集團、花旗集團和瑞銀集團均將黃金價格目標定為每盎司1600美元。
資金涌入美德債市
債券方面,據CNBC報道,在美國發動空襲之后,投資者“用腳投票”,大量資金推高黃金價格的同時,也涌入了債市。德國國債和美國國債(通常被認為是最安全的資產)收益率急劇下降。高盛認為:“每當有重大事件在國際或國內引起恐慌時,利率就會走低。”
Mortgage News Daily首席運營官Matthew Graham說:“市場對美國伊朗情況的擔憂,將導致國債收益率再次下降。”倫敦高級利率策略師Antoine Bouvet也認為,即使這場風波沒有持續惡化,“對美國國債和德國國債的競購也應至少持續到下周。”
美國長期牛市沒有改變?
周五美股全線下挫。其中,道指跌0.81%,標普指數跌0.71%,納斯達克指數跌0.79%。
石油價格急劇上漲,還對其他國家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那些擁有大型制造業的石油進口國,例如德國和意大利。這些國家周五的股市表現最差,其主要指數分別下跌了1.4%和1.1%。
美國制造業經濟數據低于預期,更是形成了對股市的“雙重打壓”。數據顯示,美國2019年12月的ISM制造業指數為47.2,為十年來最低,大幅低于市場預期。CNBC最新報道稱,由于擔心油價上漲可能引發經濟衰退,包括朝鮮在內的地緣政治因素和特朗普總統遭彈劾等事件,華爾街投資者選擇更安全的資產,資金大量撤離股票市場。
不過,CIBC私人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David Donabedian表示,股市正處于自2013年以來的最佳年度漲幅中,投資者不應將新的地緣政治風險視為對這一長期牛市的重大威脅。“我們對牛市的看法并沒有改變。” Donabedian指出,“伊朗是必須注意的事情,但投資者不應反應過度。”Donabedian同時表示,美國的通貨膨脹率、貨幣政策立場和強勁的企業收益是經濟強勁有力的標志。此外,即將簽署的中美貿易協議,也是股市的重大利好。
斬首戰后 戰爭一觸即發?
郭麗巖:沖突的焦點是石油美元秩序之爭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郭麗巖:沖突背后根源其實是石油美元秩序之爭,這幾年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不斷升級,伊朗也想繞過美元進行結算,跟需要中東石油的國家繼續保持石油貿易,但這是美國所不允許的,因為石油美元秩序是美國在當前最需要捍衛的一個主體利益,兩者在這方面存在明顯沖突。針對蘇萊馬尼個人或許有具體的原因,但整個沖突背后,其實是美國及其盟友,和伊朗在整個體系秩序之間的沖突。
劉 戈:伊朗怒火或遠超此前沖突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蘇萊馬尼在伊朗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一方面是因為他從事跟秘密行動相關的工作,另一方面也由于他平民出身的傳奇經歷。在伊朗,很多人對他非常崇拜,而且他是少將,這是伊朗現在的最高軍銜。所以,這樣一個有特別大影響力,有一種像偶像般被喜歡和崇拜的將領被暗殺,在伊朗國內引發的憤怒,應該說遠遠超過之前產生的那些沖突。
郭麗巖:美伊恐陷入不戰不和的焦灼狀態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郭麗巖:美國這邊如果想開戰,需要議會通過,有一整套程序性的東西,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前各方力量都在斡旋,希望能夠遏制事態惡化,所以馬上爆發大規模沖突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但是,要和也很難,伊朗強硬抗爭不是一年兩年了,這次這么重要一個人物被刺殺,如果什么都不做在國內也很難交代。
劉 戈:定點清除關鍵人物 美國一箭雙雕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一是美國希望從中東適度抽身,不要把那么多精力、那么多錢都花在中東,但如果美國抽身,那么伊拉克就可能變成伊朗的勢力范圍,因為和伊朗親近的伊拉克什葉派比例已經占據優勢,所以美國要通過這種方式來遏制這樣一個趨勢;另外這次事件導火索之一,是去年12月31日發生的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被群眾示威游行和沖擊,而7年前發生在利比亞的抗議風波,曾導致美國出現1979年后首位遇襲身亡的大使,所以這也是美方必須要提防和解決的問題。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資管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